11月3日,我院“档案管理学”吴宝康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首席教师黄霄羽教授牵头,组织师生团队赴《中国档案》杂志社开展“砥砺奋进践初心,不负韶华担使命”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活动以工作室与《中国档案》合作11周年为契机,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模式。学院党委书记纪红波,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宋科,国家档案局宣传处副处长王峥,《中国档案》总编辑王天泉、副总编辑何卫东等出席活动。
王天泉陪同师生团队参观中央档案馆设立在《中国档案》杂志社所在大楼永安路106号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中央档案馆利用部审核处副处长雷瑾瑾介绍查阅中心的基本情况,双方就服务渠道和成效进行了互动交流。
座谈会由工作室成员2021级博士生张一主持。王天泉致辞,他回顾了《中国档案》与工作室11年的合作历程,认为合作栏目“国外档案新闻集萃”具有较强的韧性、活力与价值,对黄霄羽教授师生团队长期以来的专业坚守和贡献给予肯定。他介绍《中国档案》杂志社坚持政治立刊、专业强刊、稳中求进的办刊特色,指出《中国档案》已成为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文化符号。最后,他希望杂志在新的发展征程中继续得到高校师生的鼎力支持。
宋科表示,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深入实践,既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教学,也是一场课程思政主题活动。他指出为推进中国人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已着手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顶层谋划;二是整合资源、建强两个平台;三是了解思政目标要做的事情。他肯定黄霄羽教授所开创的“档案思政融合式教学模式”对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期望未来能够总结提炼经验,为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范。
黄霄羽表示,本次活动旨在总结和回溯工作室与杂志社的合作历程,促进学界和业界的交流,实现专业与思政的交融。工作室联动杂志社开展课程思政主题活动,不仅是拓宽课程思政成果社会影响力、创新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方式的具体实践;也是工作室回溯初心、谋谱新篇的精神之旅。这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习声回响”,也是应用场景思维进行实践思政的具体行动。
《中国档案》杂志社放映成立六十周年宣传片回溯初心,带领与会者回顾《中国档案》的发展历史。王玥从编辑视角梳理回顾双方的合作历程,并希望未来增进与师生的常态化沟通,拓宽合作方式,争取取得更丰硕的合作成果。工作室部分成员倾心演绎了原创的情景剧“回溯初心”,采用既活泼生动又不失严肃主题的表演形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工作室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事件和场景,体现出师生团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工作室研究生吴彦洁作《专业思政初心如磐,创新开拓奋楫笃行》主题汇报,分合作起步、平台拓展、思政显化三阶段,系统回顾黄霄羽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与《中国档案》11年的合作之路,用详实数据和丰富内容展现出工作室丰硕的教研成果和良好的育人实效。
之后,双方就未来发展和合作感悟展开交流。《中国档案》编辑一室主任黄佳音希望注重未来合作方向,拓宽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何卫东向学生传达“保持专业优越感”和“捍卫优越感”的期冀。王天泉表示《中国档案》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关系密切,未来将长期保持并不断优化合作。工作室2020级博士生靳文君表示,既感恩工作室和杂志提供的锻炼平台,也感动于双方对初心的坚守。2022级硕士生潘雨婷认为工作室工作使自身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并有效地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
纪红波总结认为,这是一次回顾来路、重温初心、同时坚定信心的课程思政主题活动,是学界与业界携手秉持初心为中国档案事业贡献力量的体现,意义深远。学院将继续支持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与优质权威期刊的合作,共同提升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实效。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此次活动以黄霄羽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和《中国档案》杂志合作11周年为契机,是“联动实践”开展课程思政的又一尝试。活动创新性地融合原创情景剧、主题汇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既有利于双方立足新阶段回溯合作初心和育人成效,促使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继续走深、走实、走出彩;又是促进学界与业界的面对面深度交流、拓宽专业思政成果社会影响力的有益之举。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和专业赋能的使命,为专业研究发展蓄力奋进,为课程思政建设谋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