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是我国创建早、规模大、学科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之一。学院以“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信息管理者”为使命,追求成为全球卓越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1952年,受中共中央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创办专修科档案班,开启新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新征程。七十年筚路蓝缕,历经历史档案系、档案系、档案学院到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合作、文化传承以及办学机制与办学条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目前为全球顶尖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成员单位;国际档案理事会中国大陆高校首个团体会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大陆首个学术中心所在单位;教育部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所在单位;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技术支撑单位;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挂靠单位;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中国首席信息官(CIO)联盟”发起单位;数字人文协同创新平台首席专家所在单位;年度性《中国品牌发展报告》发布单位。

profile-part-1.png  

全球顶尖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成员单位

profile-part-2.png  

国际档案理事会中国大陆高校首个团体会员单位

profile-part-3.pn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大陆首个学术中心所在单位

学院设档案系、图书情报系、信息管理与分析系和数字人文系,组织管理人文北京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信息分析研究中心、电子文件测试中心、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文献书画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CIO研究中心和《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数字人文研究》期刊编辑部。学院办学史上开创多个先河:1979年设立中外政治制度硕士点,1982年设立国内首个档案学硕士点,1994年开办国内首个档案学博士点,2010年设立国内首批图书情报专业硕士(MLIS)专业学位点,2012年创办国内首个信息分析硕士点和博士点,2019年创办国内首个数字人文本科学位——数字人文荣誉研究辅修学位,2020年开办国内首个数字人文硕士学位点,2021年开招首个数据管理方向非全日制专硕MlisDA,2022年获批国内首个数字人文博士点。

学院负责建设的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连续入选教育部首轮和第二轮一流学科,是中国人民大学14个A类“双一流”学科之一。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分析方向)和档案学3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录。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数据管理、信息分析、数字人文等6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图书情报专硕(数据管理方向,MlisDA)、档案管理专硕(MAA)等2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专业,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数据管理、信息分析、数字人文6个博士研究生专业,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 本科教育层次

    3个专业

    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分析方向)

  • 学术硕士教育层次

    6个专业

    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数据管理、信息分析、数字人文

  • 专业硕士教育层次

    2个专业

    图书情报专硕(数据管理方向,MlisDA)、档案管理专硕(MAA)

  • 博士教育层次

    6个专业

    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数据管理、信息分析、数字人文

学院涌现出吴宝康、韦庆远、冯乐耘、和宝荣、陈兆祦等一大批新中国档案学教育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们坚持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他们坚持守正创新,开枝散叶。以吴宝康先生为代表的老教师们,遵循“求真务实、洋为中用”的原则,摸索和构建中国化档案学理论和课程体系。

现拥有全国领先的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团队,共有全职教师47名,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7人;另有3名师资博士后。拥有1位国家一级教授,4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位国家级人才,27位教师具有海外教育或工作背景,2 位北京市教学名师,3 位“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位“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1 位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此外,学院还聘请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新华社、中国工商银行、百度、字节跳动、美团、恒基中国、宝葫芦、智米科技等单位的行业导师。组建数字人文与文献遗产保护、红色资源开发与档案数据治理、智慧知识组织与新兴信息学、经济与科技信息分析、新型学术评价与文献计量、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赋能等6大团队,服务国家战略,构建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自主知识体系。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兼纳文理,发展智能,进德修业,唯实唯新”的教育理念。2016年开设“数字记忆”厚重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开设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项目,2021年启动“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和“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简称“双数计划”)本科人才培养项目,紧扣人文、管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实施“模块化课程自选”和“无时点专业选择”,提供最前沿的数字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021年与新闻学院共同开设“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入选2022年北京市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启动硕博直通车项目,与Drexel合作开展硕士2+1项目。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心打造全面发展的舞台和自我成长的空间,提供深入社会、了解前沿的实践渠道,开办“兰台读书会”,“创新杯”“薪火杯”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人大信管青年科学家一小时讲堂”等特色品牌活动。

学院在40余家信息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挂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连续多年举办品牌学术会议“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中国知识管理论坛”等。与美国华盛顿大学信息学院、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学院、德雷赛尔大学计算与信息学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信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信息学系、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等建立了深入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国际档案理事会、世界银行、芝加哥多所机构、奥地利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海外实习的机会。学院选派硕博研究生赴外联合培养,本科生参与境外交换项目。

70年,学院培养各类毕业生一万余名,他们或是一心为民的国家公仆,或是桃李满园的授业恩师,或是改革开放的创业达人,或是扎根基层的薪火之光。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中国人民大学名列前茅,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深造,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国家安全部、国家档案局、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党政机关,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通信学会等事业单位,以及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互联网巨头等。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秉承“兼纳文理,发展智能,进德修业,唯实唯新”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懈的努力,充分利用我校多学科互动平台,继续保持档案学全国领先地位,积极发展相关学科,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及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整体水平,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使命 / Mission
   

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信息管理者

愿景 / Vision
   

成为全球卓越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