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7日上午,2022年中国数字人文年会“数字人文教育”分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建院70周年“人大信管·求是讲坛”以“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教育”为主题联合举办线上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为论坛召集人和主持人。美国肯特州立大学信息学院曾蕾教授以“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来自国内十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6位学者作自由发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一级教授冯惠玲作论坛总结。会议持续近4个小时,现场讨论氛围紧张而热烈。近百位关注数字人文教育的同仁线上参与会议。

u主持人语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回顾了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数字人文教育在机构设置、教育项目、课程体系、学位设置等建设的经验和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当前数字人文教育面临的内外两个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一是数字人文内在学理。一方面数字人文尚未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是一个正在快速生长的阵地。其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内容体系、课程体系尚未成熟,且数字人文尚未形成专属的基础理论、方法论;另一方面数字人文覆盖范围大、交汇点多,不同领域关注点各具特色,如何统合在数字人文的阵地和核心知识当中也是挑战。二是外在学科建制。在我国高校开展数字人文的教育项目一定要以某一个学科的名义来获得,人才培养的授权是独立建制还是依附于某一个一级学科,未有定论;同时,数字人文的内容呈现多学科深度交叉的特点,办学主体的确定以及多学科协同也是数字人文学科化过程中学术共同体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希望通过会议的讨论,能够进一步的凝聚学界共识,助推数字人文尤其是数字人文教育的健康成长,也助推中国的数字人文教育在世界数字人文教育发展当中的独特地位。

u主旨报告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曾蕾教授以“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教育”为题作主旨演讲。曾蕾教授以信息科学国际联盟(iSchools)数字人文课程委员会(iDHCC) 2019-2021年针对数字人文教育所做的基本调查结果及其对《信息科学技术协会学报》JASIS&T“数字人文专辑”(2022第2期)的编辑为背景来源,从数字人文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合作学科、教育管理和行政问题、相关职业、iSchools与数字人文六大方面阐述了对iSchools数字人文教育的调查结果:在教育模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数字人文教育模式种类繁多,包括博士、硕士、学士的专业学位、各类证书、辅修和荣誉学位以及各类学习途径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iSchools从事并参与数字人文研究和教育,并至少提供一门数字人文课程;在教育管理和行政问题方面,数字人文教育面临基础设施配置、课程设置、就业市场联系、教育模式确立及机构支持等管理及行政问题;在相关职业方面,数字人文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且数字人文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包括基本和专业知识、数字人文研究、构建工具、管理机构服务等技能和知识;在iSchools与数字人文方面,建议iSchools应积极主持领导数字人文计划并开展广泛合作。最后,对数字人文教育现状作以阐述并给予建议,认为在数字人文为iSchools带来战略机遇的现状下,iSchools应该清楚地阐明其跨学科专业知识(技术、科学、人文、批判、理论)及其与数字人文学科的相关性,并基于数字人文领域的众多优势,积极致力于主持和领导数字人文项目,同时与其他单位和学科合作,让新的群体接触到iSchool的教学和研究。

u自由发言(发言嘉宾以姓名拼音为顺序)

包平教授作为一个图书馆领域的实践者,认为像这样一个需要多元交叉融合的学科在发展时,其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人才培养。并就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及教育建设提出几点看法:一是要考虑人才市场和人才去向的问题;二是学科建设突出图情领域的人文情怀。基于图情领域本身具有的人文情怀,要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科和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三是数字人文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并加快学科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技术和方法体系以及配套教材,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与方法。四是完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架构。要明确人文知识在学科中的定位,思考建立怎样的人文课程体系,完善基本的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五是创办国际化的数字人文期刊,扩展全球视野。六是数字人文学科建设要办出图情人文特色。要办出数字人文的人文性,营生出一些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色。

陈静副教授基于南京大学数字人文教育基本情况和个人经验聚焦三个问题阐述:第一,在通识和专业教育的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通识教育具有必要性,要使各高校普遍的通识教育普遍化,强化本科生的通识化教育。同时,高校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专业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要往专业性融合的方向走。第二,阐述了南大数字人文教育现状总体上是一种夹缝中的生存状态,其主要表现在经费不足以及社会条件保障的缺失。因此,提出教育应突破自有专业的局限性进行兼收并蓄,在传统教育之外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的可能性。第三,在数字人文教育培养的专业结合与数字人文共同体、方法论问题上,认为数字人文教育有必要渗透到各个专业深入到各个学科的发展脉络中进行理论建构。同时,不能够单纯将数字人文视为一种工具和方法论,要加强数字人文纵深化建构。此外,建立数字人文的共同体是必要的,需要社群共同考量中国特殊语境下数字人文的特色,进行自我的内形式的思考。最后,强调要对年轻人抱有希望,要鼓励和培养年轻人去突破他们所学的知识的边界,对学生要予以足够的信任,同时也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机会。

陈涛副教授主要针对数字人文的知识体系贯通以及学生思维素养培养两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陈涛副教授强调数字人文的知识体系如何贯通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提出数字人文知识体系的贯通可通过建立虚拟教研室,来促进高校间数字人文工具、方法、理论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以此推进培养体系的连贯性。其次,数字人文教育是要增强学生数字人文思维素养的培养。可参考斯坦福大学提出的工科生12种思维能力,如学习思维、发现思维、系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分析思维、数据思维、计算思维、实验思维以及人本思维等。数字人文思维素养寻求的是人文思维与工科思维的兼顾、数据思维与计算思维的融入、探索理论思维与实验思维的结合。

李飞跃副教授从基础人文学科的角度来汇报关于数字文教学方面的实践和思考,提出了三个方面问题。第一,基础人文学科开设数字人文课程,相较通识教育,亦应重视问题与实践导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数字人文的方法和技术去发现、验证和解决传统人文研究中的经典命题。第二,数字人文类课程作业和研究成果的特点是其对确定性的呈现和追求,与传统人文研究的思辨性和系统性有所不同,其评价标准也应有所差异,避免这些确定性在质性思辨中被降维和解构。第三,创建跨校际协作平台和开放共享的资源库。鼓励线上课程共建和实践教学校际合作,评选和构建数字人文研究优秀案例集、数据集,推动数字人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新文科人才的联合培养。

梁继红教授以“数字人文教育的面向和跃进”为题主要提出了作为方法论的数字人文及数字人文方法论两个问题的思考。首先,梁继红教授以安妮·伯迪克等《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中论及到的数字人文教育目标是培养“刺猬狐”型学生为引子,并结合个人的章学诚学术研究基础,强调深度钻研且具有一贯的中心体系的刺猬型特质与人文学科实践紧密相连,而灵活多变且广博的狐狸型特质也同样重要。其次,强调了数字人文自立的根基在超越信息技术的工具价值,而为人文研究提供方法论,推动人文研究范式更新。但作为方法论的数字人文存在与各个人文学科原有方法论之间不同程度的融通问题。以莫莱蒂的“远读”为例,他对文学作品作整体性观察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研究中区分经典与非经典的研究传统相对应,其所面对的批评与此相关。而在档案学视野下,对历史档案文本的形式特征作整体性观察,则是既有的目标,因此,利用数字方法和技术工具从更微观的形式特征入手对档案文本的“远读”实践,是一种顺时而为的突破过程。最后,梁继红教授从超学科的视野出发,受中国传统学术通观思维的启发,针对当下数字文化新形态的发展趋势,提出构建数字人文方法论,在各分支学科分而治之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具有总体性的问题意识和直抵人文研究的终极目的地的数字能力。

聂华研究馆员首先聚焦于近年来数字人文的变化,认为当前数字人文需要担负的责任和功能至少要覆盖高等教育的三个功能,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同时基于新文科背景,阐述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前瞻,主要包括三个迁移:第一个是数字人文的增长点将从研究范式的创新和转变迁移到人才培养方式;第二个和第三个迁移主要包括两个面向,一是以本为本的数字素养和通识教育。数字人文教育应更多的是通识教育,从支持储备研究型人才的研究生、博士生培养迁移到从广度到深度全方位、深层次支持高等教育转型。二是教育范畴要迁移到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范畴,支持全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转型。并且就此现状和前瞻提出具体三点做法建议:第一,人才培养迁移的数字人文教育除了自觉自发的探索和研究,还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牵引以及更多的参与方的参与和合作。第二,学者、研究者和教师层面,在研究大而全的学科学理和方法论的同时应当在实践层面和实操层面上大有作为。第三,在业界和学界层面,数字人文教育应当吸纳更多的业界的力量参与,借助其资本、技术、人力使其深度参与到高等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最后则立足图书馆视角提出图书馆在未来数字人文教育中所应思考如何把握着我们所在的母体机构即高等教育机构,以及所在的行业、社会和时代的这种新的需求和要求,支持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新型的学习方式这一重要问题。

欧阳剑研究员主要是从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角度进行汇报。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三点思考:第一,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基础。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力量是开展素质教育基础,图书馆定位已经明确其学校教育的责任,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为例阐述了相关经验例如成立数字学术中心、数字人文实验室,开展面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和数字人文公选课教育等。第二,数字人文教育定位。提出要着重思考数字人文教育定位,并认为这是在开展数字人文教育当中比较关键的问题。第三,数字人文教育体系。提出在课程设计中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难题主要有:在教育体系建设中,图书馆基本优势不明显,出现教材缺乏的情况并且使用通用教材还是专业教材这一问题难以解决。且图书馆开展数字人文教育的人才较为缺乏。因此欧阳剑研究员认为数字人文教育不仅是需要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导师而且需要有一定的交叉背景的老师。

潘威教授介绍云南大学的数字人文主要应用于历史学教学,并结合云南大学数字人文教学的经验,阐述云大数字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部分解决途径。一是学生对于数字人文课程的选课积极性较低。二是数字人文课程比较分散,不同课程分散在本科硕士阶段的不同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因此,云大目前正在借助去年数字人文实验室的成立,将这些数字人文的课程整合,建设一个本研博的数字人文教学的体系。云大在智慧树平台上已建成一个数字人文史学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同时加强教材编撰工作,即主编历史与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本教材。三是课程开展野外实践出现难题。云大数字人文教育要首先结合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和传统的边疆学民族学进行研究,因此要回归历史场景中进行调研。而由于制度以及疫情的原因,近年的工作无法开展。四是学生对于技术操作类知识的排斥。历史学的学生由于专业原因对于学习一些理工科的一些知识体系内心比较排斥。五是一些地理数据在课程上的使用面临现实困难。由于目前国家管理层面对边疆地区地图资料使用管理都都非常严格,与数字人文的实际教育需求相悖。

苏祺副教授以项目驱动场景下“数字+人文”跨学科学术能力培养为主题展开汇报,主要讲述了北京大学面向人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类课程,以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的课程设置及反思。在计算思维培养类课程方面,北京大学开设了计算概论、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课程,涵盖了python与R程序设计语言、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算法等。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数字化技术并掌握算法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方法探索人文问题。数字人文暑期工作坊的授课对象以硕博士生为主,同时面向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以及数字人文青年学者。工作坊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分为研究方法讲授、专题讲座以及项目实践三个板块。在课程反思方面,由于数字人文所涉及学科领域的复杂性,建议高校取长互补、共同建设一个数字人文慕课或案例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模块,激励自主学习。目的是在进入项目实践之前使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促进多学科共融与合作式探索。

唐琼副教授主要从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两方面汇报了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推进数字人文教育举措。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21年全面修订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分别增加了数字人文专门性课程。从本科教学来看,开设专业选修课《数字人文》;同时也面向全校开设通识课《数字人文导论》。从硕士教学来看,一方面在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课程中增设选修课《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另一方面重点聚焦于科研和教学优势相结合,依托新设立的“文献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硕士推进数字人文教育,其课程包括人文模块、管理模块和技术模块三方面,以此推动数字人文教育的纵深发展。

王贺副教授主要汇报了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人文教育的情况和个人思考。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提出上海师范大学开设数字人文相关课程历史久远,且种类丰富,近年来则开设《数字人文导论》《自然语言处理》等专业化数字人文课程。在专业教育方面,王贺副教授主要提出人文背景的研究生在做数字人文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深入学习兴趣不足以及数据科学训练缺乏等问题,导致实操实作能力有限。同时,王贺副教授也提出是否可以将数字人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必修课这一关键问题,并强调不能够将人文与计算方法简单做加法,而是要思考人文学科与计算机学科和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科学共处方式。最后,在学科建设方面,王贺副教授总结了当前国内数字人文专业学位设置的现状,并提出保留数字人文年会教育教学专场并且在相关刊物中增加数字人文教育栏目,以加强学界和业界联系,促进数字人文教育教学实践。

王丽华副教授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培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对数字人文教育的认识。首先,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提出在当前的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新文科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更名的背景下,学界要进一步探讨数字人文的学科定位,并认为数字人文作为二级学科放在信资源管理学科类目下具有一定合理性与可行性。在专业建设上可以从硕士学位层面寻找突破口。其次,在课程建设方面,结合上海大学的经验提出要以一流课程的建设目标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即坚持两性一度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再次,在学生培养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字人文思维和意识,运用数字人文范式思考问题;二是要教授学生数字人文知识,为此就要继续探讨数字人文的内涵与外延,构建数字人文知识体系;三是要培养学生数字人文能力,即创新与实践的能力,数字人文课程是学生开展数字人文项目与研究的孵化器。

王涛教授从教育者、学生以及高校的角度提出了数字人文教育的建议。从教育角度,他认为数字人文的内容是不断革新发展的,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要时刻关注并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建议数字人文共同体要考量知识体系的构建,把握住数字人文的核心并授予学生相应的知识,这是数字人文教育的一个关键推动力。从学生的角度,他提出数字人文教育要注重细水长流,而非一次性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从高校的角度,希望行政能够突破传统文科管理的方式,要在管理层面具备一些新的思维,如跨界合作、革新评价体系等。最后,王涛教授从人文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出发,提出人文学者要保持谦卑的态度,要知晓自身能力的限度,数字人文才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

王晓光教授分享了武汉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与教育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其进展主要包括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建设和数字文化本硕博贯通制培养实验班的设置。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数字人文人才培养上的学科架构设计和学位设置问题,其中王晓光教授特别强调了学位设置在数字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数字人文研究型人才培养可以是多元化的,数字人文既可以作为一个专业化教育存在,以授予独立学位,也可以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存在。他认为数字人文教育的多样化、动态性和包容性仍需进一步探索挖掘更多可能性。

吴静教授从南京师范大学主要介绍了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的起源与建设、数字人文课程的建设以及数字人文学科认同的问题。在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建设方面,吴静教授从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名称起源出发,提出数字人文成为独立学科的意义在于指向人文研究本身。从建设任务来看,强调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更加注重数字方法批判、大数据技术应用、技术治理等等各方面的这种对于数字人文应用上的透视。在课程设置方面,吴静教授结合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数字人文课程的自身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强数字人文共同体平台的搭建,推进共有的知识体系和方法的建设。在学科认同方面,吴静教授提出要传统的学科当中推进数字人文方法的应用的同时,也要致力于推进借助数字人文方法的研究的认同。

赵薇助理研究员主要结合参与清华日新书院数字人文试验性课程的经验,阐述了通过技术教学实践如何达成树人和立人的目的,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问题。从教学层面看,第一,数字人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的阶段开始就透彻的了解工具和算法的本质,因此要重视方法及原理的教学,避免学生只是对现成工具或平台的简单套用。第二,数字人文教育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强烈的问题驱动下自发的去跨学科上课,学习。第三,要注重渗透检验意识,通过建模来推理、论证的能力,并且要在讲授中将某一种技术与人文的结合历史化。赵薇助理研究员还提出一系列如数字人文教育到底是以树人为中心还是以目的论为中心、文科导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术生产模式等有待探索的问题。最后,她强调数字人文教育追求的是给予学生不断反思、检验、改正的空间,使他们获得审慎的能力,这与人文主义所关心的何为启蒙的价值取向殊途同归。

u论坛总结

冯惠玲教授从数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定位与理念、探索与共享三个方面对论坛进行总结。第一,从教育的重要性与挑战来看,冯惠玲教授提出数字人文教育在适应数字时代人才需求,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人文、数字科技等多学科拓展与交叉融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新文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数字人文教育也面临种种跨学科难题,需要我们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做出新尝试,协力探索这个新兴领域,为国家、社会、人类文化以及学术的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第二,从数字人文教育的定位与理念来看,数字人文教育要从这个领域自身的特点出发,保持开放、包容、批判、创新、合作的理念,不仅要注重数字技术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承担数字人文项目的基本能力,也要特别注重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以及综合学术思维的养成,以育人树人为目标,构建数字人文的教育格局。第三,从探索与共享来看,数字人文是多个学科群的交叉领域,具有复杂性特性,目前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开放性探索,在建设初期也许不需要统一模式。如同一棵树,树干是一些共同的基本理论,树枝则可以自由伸展,各有特色。既有通识教育,也有专识方向,比如数字历史、数字文学、数字艺术等;既有学位教育,也有开放课程等。这将会是一个真正的这个多学科融入的学术共同体,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这里互相交流、共享思想与观点,共同应对问题与挑战。最后,冯惠玲教授做出展望:数字人文学科具有无限性、开放性,我们也应该用开放创新的精神探索数字人文教育的建设路径,共同将中国的数字人文教育办好,让下一代在这个领域中获得新的知识结构和新的思维能力。

撰稿人:刘玮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