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学考察时的殷切希望,引导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纪红波带领师生党员前往红色革命圣地——河北阜平开展主题学习,走进革命历史的场景,寻革命记忆,传红色精神。
一、晋察冀边区纪念馆
师生来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第一展厅,了解了晋察冀边区创建的历史背景。晋察冀边区控制着日军侵入华北的咽喉要道,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聂荣臻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大推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广阔敌后战场的开辟。
师生们了解了日军在晋察冀边区犯下的累累罪行,例如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为了反抗日本侵略,晋察冀边区人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抗日英雄的光辉事迹令人动容,深刻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
参观了晋察冀边区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模范成就,以及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生动体现;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斗争和辉煌业绩,是一幅人民战争胜利的恢弘画卷。晋察冀边区的历史与精神激励着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奋勇前行。
【学生感想】
1、今天有幸参观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感触颇深。在纪念馆内,我们了解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作战历史。在艰苦卓绝的对日作战中,晋察冀军区部队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采取了地道战、麻雀战、地雷战等一系列游击战法,打得敌人魂飞魄散,构筑起了抗战坚强堡垒;这里的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每个人民都是战士,大批的抗日勇士血洒疆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挺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随后我们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近距离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当时的办公和居住环境,深刻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来之不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2020级本科生 刘媛
2、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站。晋察冀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共中央开展独立自主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坚持持久抗战理论的成功实践。通过参观展馆、聆听讲解,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纪念馆浓缩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民的丰功伟绩,也记录下了无尽的血和泪。一座座庄严的雕像,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不屈、英勇抗敌的场面重现,真切感受到何为铁骨铮铮浩气长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后山司令部机关旧址内,矮小的土屋、纸糊的窗户、遗留的弹坑……无不留下了艰苦抗战的痕迹。
岁月不居,功勋不朽。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要以先辈为榜样,传承和发扬其崇高的革命精神,不畏艰苦,敢于开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2020级本科生 王怡
二、花山村 马兰村
在即将踏入毛主席旧居时,村民张叔生动介绍了花山村毛泽东旧居的背景,并娓娓道来毛主席在居住时的一些轶闻趣事。师生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当年军民一家亲的温馨氛围。随后,张叔深情朗诵了他创作的《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和《当代毛泽东》。在他的热情朗诵中,学院师生们深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奋斗的激情,仿佛与历史真切相对,深感党初心不改、始终如一。
师生一行抵达了《抗敌报》《晋察冀日报》报社驻扎次数最多、累计驻扎时间最长的村庄——马兰村。在马兰纪念广场上,负责人梁林江先生为我们介绍了纪念《晋察冀日报》创办的公证雕塑、马兰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和邓拓同志的题词,大家为革命先烈和广大民众的悲惨遭遇感到沉痛哀伤,被前辈们不屈的意志触动。梁林江先生以红色马兰、音乐马兰和生态马兰的顺序为我们介绍了马兰村的现状,邓拓之女邓小岚在这里用音乐改变马兰,山坡上有着她曾经教孩子音乐的地方——音乐城堡。
音乐城堡位于马兰村山坡,在音乐城堡的参观中,作为邓老师曾经的邻居,负责人不止一次回想起邓老师生前的时光,为我们讲述了邓老师奉献给马兰音乐和孩子们的一生中感人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看到了时时刻刻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真真切切以孩子们的快乐为理想的邓老师。离开音乐城堡前,我们围绕着邓老师生前手写的《友谊地久天长》乐谱,共同歌唱邓老师毕生的心血,希望将歌声传递给化作星星永远陪伴马兰孩子们的邓老师。
梁林江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了位于村中部的《晋察冀日报》社旧址,为我们介绍了《晋察冀日报》创报的艰苦历史和不屈精神。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历史画面,无不在诉说着以邓拓同志为代表的报社成员心中鉴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样一批批革命先烈的付出与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富足。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
【学生感想】
11月18日下午,我们来到毛主席曾在阜平县花山村的旧居。那里群山环绕、溪水潺潺,风景美丽,穿过林荫路、跨过“思念桥”,便见到了那盘转动近百年的花山石碾。毛主席曾在这里借住10天,房屋主人告诉我们,那几天,乡亲们怕在此处推石碾会打扰到主席办公,都跑到另一处去推,毛主席知道后说“就在这推,以后不要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推碾,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在房屋主人的讲述中,不由心潮澎湃,感动于毛主席平易近人、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更体悟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初心!在未来,我们定当牢记党的教诲,争做先锋栋梁之才!
随后,我们来到《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报社所在地马兰村开展实践学习工作。马兰村是红色马兰,当年邓拓任报社社长兼总编,在敌人的扫荡中一边游击一遍办报,没有一天停止,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大区党报之一。马兰村是音乐马兰,邓拓之女邓小岚用音乐改变马兰,“马兰童谣,红歌嘹亮”,音乐城堡,为马兰村的孩子们开启崭新旅程。此次马兰村行程,我深切感悟到党与人民的深切情谊,马兰村的乡亲们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马兰后人”邓小岚用音乐浇灌“马兰的花朵”,用实际行动践行父辈理想,为马兰村默默奉献。——2021级本科生 康静雯
三、骆驼湾
骆驼湾、顾家台脱贫攻坚第一站位于阜平县龙泉关镇,这里曾是老区、山区、贫困区三区合一的典型。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同志顶风踏雪到顾家台村和骆驼湾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这里,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师生们跟随总书记的脚步,一起参观了骆驼湾一号院和二号院。曾经的这里,房子是用石头砌的,屋子外层涂抹黄泥,室内墙上遍布裂缝。屋内空间狭小,房间昏暗,仅有一个窗户,睡觉的时候全家人只能挤在一个大炕上。而现在的骆驼湾,一个个破旧的土坯房被一座座新落成的太行特色新民居所取代,不仅干净明亮,而且美观。
随后,师生们来到了历史建筑——陈家大院。陈家大院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延续了清水瓦、木挑梁、小皮檐、花格窗、石板院、黄泥墙的太行山区居民建筑风格。现作为“骆驼湾真贫博物馆”,汇集了农耕历史、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等农村农俗元素,全方位展现阜平西部山耕文化的全景。此外师生们还体验了骆驼湾村的特色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收获颇丰。
【学生感想】
乘坐大巴车,在曲折回环的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骆驼湾村。2012年深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贫困闭塞的村庄,坐在简陋的土炕上聆听老乡的困难。也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骆驼湾一号院外的风景其实很美,门外正对着一座长满郁郁松柏的山坡,过去这里因为交通闭塞而落后,如今却凭借一条旅游标准公路的通村路走上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新道路。十年过去,骆驼湾村庄的翻新建设、村民的富裕生活,全都是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果。骆驼湾村是千千万万个贫困村的缩影,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数不清的贫困角落,党的基层干部和勤劳肯干的人民群众,始终为了把日子过好而不懈的努力着。——2020级本科生 楚奇
四、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
华北联合大学是人民大学的前身、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现已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重要的校史教育基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高等教育体验基地。
在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的文化展览中心,师生们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史展览。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师生们深入感悟校史底蕴、砥砺强国志向。
随后,师生们参观了成仿吾老校长的故居,了解老校长投身革命事业的事迹与创办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故事。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师生们深入感受到了成仿吾老校长关爱学生、爱学生如子弟的深厚情感和为教育事业不辞辛劳的革命意志。
通过参观保定阜平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师生们探寻了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足迹,感受华北联合大学的革命精神。回顾了学校历史尤其是华北联合大学时期的艰辛办学历程,深切地感受到前辈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深刻体会到学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上了一堂开设在祖国大地上的校史思政课,也激励着师生们继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仰,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
【学生感想】
1、在参观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后,我深感这座历史悠久的校园承载着丰富的红色记忆和文化底蕴。文化展览中心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和物品,生动地展示了学校的变迁和发展,设置的各种设施和建筑物,展示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红色印记和露天博物馆通过雕塑和展品,将革命岁月的英勇事迹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华北联合大学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事件,让人倍感敬佩。参观华北联合大学文化聚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革命岁月的艰辛和伟大,蕴含的红色记忆和文化底蕴让人敬佩和敬畏,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人民大学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2023级博士生 张桂香
2、华北联合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中共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80年前的华北联合大学,一批热血青年秉承“团结、前进、刻苦、坚定”的校训,在学习中进步,在战斗中成长。通过华北联合大学展览中心和成仿吾旧居等地的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创办背景和历史沿革,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感受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断奋斗。此外,我还从参观中领悟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初心与使命”。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和信仰。参观结束后,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大学子,更应该学习华北联大的品质和精神,坚定信念、担当责任、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追求真理。同时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级博士生 薛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