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人大信管·求是讲坛”第七场学术沙龙“大数据治理与数据要素创造价值”成功在线举办。本场学术沙龙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安小米教授召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郑磊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王芳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会平教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夏义堃教授以及安小米教授先后进行主题发言。300余人在线参与了本场学术活动。

安小米教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参与嘉宾,她表示这次活动旨在共同探讨以大数据治理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在数据可用、有用、易用和善用的前提下,数据要素如何创造价值的重要议题和关键任务。

郑磊教授作了题为“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与能力建设”的主题报告。郑磊教授指出面向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当前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同、不可持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郑磊教授认为应当构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多向循环;公共数据开放和公共数据利用融合互促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体系,以及联合赋能转型能力、统筹治理能力和包容众创能力实现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多维能力建设。此外,郑磊教授讨论了数据开放、数据运营和数据交易三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王芳教授作了题为“面向知识复用的政府数据质量评价研究”的主题报告。王芳教授首先提出了对数据质量、价值与复用关系的思考,并强调这三者的核心在于数据治理。王芳教授在分析政府知识复用场景、知识复用的层次、实现政府知识复用的条件、目前政府知识复用存在的障碍基础上,结合对数据质量的理论分析,构建了政府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促进政府知识复用的对策建议。

张会平教授作了题为“数据要素的公共性与市场流通治理”的主题报告。张会平教授从数据要素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的前提是安全有序进入市场流通,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治理应以数据要素的公共性为基点这一背景出发,归纳了从数据共同体协作、公共价值创造两个维度建构数据要素的公共性逻辑。此外,张会平教授分别从数据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前和数据要素市场流通过程中两个方面讨论了政府为推进实现协同治理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夏义堃教授作了题为“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路径及其模式选择”的主题报告。夏义堃教授首先结合数据要素资产化与数据资源管理的差异讨论了数据要素的属性特征,并依据数据价值链的递进式价值实现过程总结了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机理。夏义堃教授强调从资产化管理的对象与价值转换的实施路径角度可分为数据政府内循环、市场外循环与社会大循环三条路径,需要可信生态下多主体、多模式、多技术的协同共进。最后夏义堃教授分享了自身目前关于数据要素创造价值面临困境的思考,并呼吁汇聚和整合多维度数据以在整体上打通数据全要素价值实现路径。

安小米教授作了题为“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数据治理与利用标准化协同保障”的主题报告。安小米教授首先从实践需求和国家战略角度,阐释了数据治理与利用标准化协同保障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之后,安小米教授通过比较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案例研究,交流了不同国家在数据治理与利用标准化协同保障的规划、规制、规范及制度、机构、技术、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经验。并介绍了她的研究团队在数据治理与利用标准化协同保障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编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用例收集与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分析教研室主任朝乐门副教授主持会议交流环节。多位与会师生针对数据要素资产化、数据质量评价、数据公共性、数据开放、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讨论气氛热烈浓厚,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安小米教授向报告人和与会人员表达感谢,并强调大数据治理与数据要素创造价值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多维度和多利益相关者权力、权益和权利的研究议题,关系数智能数字国家、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数字领域全球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号召专家学者们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和跨界的合作研究,共建数据生态体系,一起推动数据要素创造价值研究。

撰稿: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