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人大信管·求是讲坛”第四场学术沙龙“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成功在线举行。该系列沙龙活动是信息资源管理学院7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场学术沙龙活动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宫晓东教授召集,由宫晓东教授和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杨文博士联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毛佩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冯惠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向燕南教授、吉林大学张卫东教授、黑龙江大学任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徐拥军教授先后进行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张斌教授、王英玮教授,辽宁大学赵彦昌教授,黑龙江大学陈辉教授在讨论阶段发言交流。300余人在线参与了本场学术活动。
宫晓东教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参与嘉宾,重点对主题“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进行了说明与阐释,他认为档案现象是人类对于记忆和记录的认识及其行为,而文化是整个人类生存和精神的总和,关注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将人类关于记忆、记录的认知与行为,置于世界自然演化的大背景之中,通过分析其中的自然因与社会因,寻求档案现象在自然界与社会界之间的超越,有助于我们从人类文化的角度深刻认识档案现象与人类文明的内在关系,并在更为深在的层面上,理解档案现象与人类社会共存的文化本质。
毛佩琦教授认为,探讨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必须要正确认识档案与文化的含义。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生存的状态,不但具有主观性,而且带有客观性,每个人对文化状态都有不同的认知,这些认知便是附加在客观存在的文化,或者说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状态外面的附加的东西。档案是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承载着文明的轨迹,始终是新鲜的和鲜活的。档案文化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断为大家认知和不断深入发展的现象,既涉及到国家大政又涉及到个人生存,既涉及到中国也涉及到世界,每个主体或多或少地都已经参与到档案文化现象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档案的价值。
冯惠玲教授认为,一方面,档案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总体上是一种逐渐兴旺、长久不衰、不断积累的文化现象,文化存在于历史之中,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上,自档案产生以来,档案和文化的交集越来越深,由此形成了档案文化,它和人类文化和社会文化相伴生;另一方,档案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文化相互交叉、转化与影响,因此必须要注意关注档案文化的不同层面,使档案文化的含义更加完整和透彻,同时要加大档案开放,这是档案释放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前提。
向燕南教授认为,历史学和档案学的结合有助于推进不同学科发展,他主要从史学角度探讨了对档案与文化的认识。他认为,档案现象和档案文化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有了国家和文字之后才逐渐产生的。档案和制度关系密切,其产生是一种国家行为,或者可以说是政治行为,因此档案文化的发生也是一种政治现象,是政治文明发展产物,是国家统治者为了对抗遗忘、保留记忆和进行更好的国家管理而产生的。所谓档案文化主要是一种制度文化,与价值文化和知识文化有很大的关联,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严格来讲档案文化是和制度文化相辅相成的一种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文化范畴。面向未来,应该加强对档案文化的深化与拓展研究。
张卫东教授认为,文化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要加强对文化的理解就需要将其具像化,以此帮助人们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就档案而言,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同阶层与主体对档案现象的理解认识,以及后续表现出来的行动,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而言,可以从档案建构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三个视角分析档案现象的文化价值及其表现。对该问题的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理层面,而应该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积极作为。
任越教授认为,档案文化不仅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实践应用性的问题,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档案文化本质、档案文化活动、档案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等方面,这些研究出现了窄化档案文化的迹象。事实上,档案文化应该理解为将档案作为社会主体的一种行为方式或行为习惯,唯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更多重视与认同。我们应该提升档案在社会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为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强化公众对档案的认识,同时档案机构也应当要加强对个人建档和家庭建档的指导。
徐拥军教授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非遗传、非本能)中创造并保存的所有内容之总和。档案作为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反映了人们对记录信息的需求,对传承记忆的追求,这种追求主要通过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是档案成为建构社会记忆的不可替代要素,二是档案工作是建构社会记忆的受控选择机制,三是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记忆的能动主体,四是档案记忆有助于促进身份认识。然而,对于档案文化,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档案内容文化,而没有认识到形成档案、保存档案、利用档案这一种现象背后的文化意义。认识到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可以促进我们更多地思考,档案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即档案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重点是:谁的档案,谁的历史,谁的记忆,谁的故事应该得到保存?由谁保存?为谁利用?而不是我们档案学界现在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如何保存?用什么技术方法来保存?这些可以更多地留给信息科学方面的技术专家去解决。
在讨论交流阶段,张斌教授认为档案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档案记录了千百历史演进所积累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着无穷的文化基因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挖掘和阐释,建议档案文化研究要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王英玮教授认为应该要注意对档案文化的窄化现象与泛化现象,并建议今后在相关讨论和研究中要增强目的性和找准维度,真正找到档案文化的价值。赵彦昌教授认为档案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外延、类型,必须要基于不同视野和不同学科加强研究,给出不同的答案。陈辉教授认为文化是一个涉及认识的问题,文化为认识档案文化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档案为文化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对档案文化的把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审视,要学会善于立足于文化视角来揭示和审视档案工作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宫晓东教授详细回答了线上参会者的提问,与会嘉宾们积极参与发言和互动。宫晓东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学术沙龙对“档案现象的文化本质”进行了剖析与阐释,达到了预期目的,期待更多的同人关注档案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和调整我们对档案学的探究方向与方式,以利学术创新的展开和学术思想的提升。
(文/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