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杯”是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年度学生课外作品竞赛,其中“古村落数字建档与数字档案馆建设”小组由祁天娇讲师指导、2022级本科生李灵露、黄美雯、王一多、巴桑仓木决共同组成。古村落是乡土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历史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加强对古村落数字化保护,不仅是对古建筑遗址、文物古董等实物场景,对当地的风俗民情、历史典故、礼仪礼节等人文风光的数字化重现,更是为后代人保留、重建精神家园,让其风采永续、历久弥新。本小组旨在从数字档案管理的视角,探索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的有效路径与可行方案。
为探索古村落档案数字化的现状和可行措施,统筹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结合学科背景和专业特色,小组成员在祁天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华文明发源地——河南,实地调研了郑州、洛阳、南阳三个市的六个古村落,与当地驻村干部和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以实践孕育新知。
8月21号上午,小组师生参观调研河南省档案馆,参观了河南省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电子档案查询系统的档案查询服务中心,拥有设备齐全的生化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的修复中心和建有完整记录保存音视频档案的数字化部门,深入地了解了档案工作的日常内容和具体细化,感受档案工作的独特魅力。在“建党百年”特展中,师生团队深刻学习了党筚路蓝缕、改天换日的奋斗历程,深感档案之意义;在档案科普展中,小组师生完整领略河南省档案馆从无到有、开拓创新的发展历史;在“档案看河南”展,我们从一件件实物档案中欣赏豫剧风华绝代的独特魅力。
8月21号下午,小组师生参观调研河南省郑州市档案馆,切身观察一件档案从出库登记、档案拆卷、档案扫描、条目录入、图像处理、质检、装订、还卷入库、到数据挂接的完整数字化流程;调研了电子档案三网传递背后的机器运转工作状态,并了解编研部门为《百年前法国人镜头下的汴洛沿线》、《变迁-郑州城市影像纪实》、《郑州汉画像砖拓选释》等编研成果付出的不懈努力。
8月22日上午,小组成员抵达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大侠沟镇海上桥村。该村坐北朝南,呈斜坡分布,始建于明末清初。该村在巩义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了乡村大数据中心,巩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是其中的重要板块。这个平台拥有多个模块,涵盖数字乡村、乡村治理、粮食安全等方面。在数字乡村模块中,已经有了海上桥村的整体村庄3D模型,并且还提供了对该村庄历史的讲解,实现了通过数字技术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
8月22日下午,调研组来到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该村是在明朝洪武年间,袁克诚带领着全家从山西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至此,在这扎根落地,繁衍生息。调研小组参观了村史馆,深入了解袁桥村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承载着红色精神和慈善传统的价值观;参观600年历史的大槐树,感受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在婚庆中心,亲身体验中式婚礼的魅力;进入登封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了解河南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亲眼目睹袁毅东渡日本,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的精神;穿越地道,体验抗日实景的震撼......袁桥村还保留着同治年间的袁氏家谱26代和数块刻有历史见证的石碑,真实地展现了袁桥古村“明朝有记载、代代有遗存、处处有故事”的魅力。
8月23日早,小组启程到达洛阳市,并前往偃师区山化镇的游殿村。该村村民以窑洞为居,整村坐山而居,部分窑洞仍有人居住,此外还存有“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人合一” 的“地坑院”。该村有《游殿村志》记录了村民日常生活习俗与文化传承;窑洞中有先人为防止墓碑被盗而刻意嵌入窑洞留下来的历史文物资源,但并未加以保护和开发;有滑氏族谱至今600多年,已历22代。
8月23日下午,小组成员去往孟津县朝阳镇魏(卫)坡村。该村历朝诞生过多名文武官员,历史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该村建有古民居博物馆,其中保留多项卫坡传统技术成果、古民居石墙与旧家具;村中有多处牌匾与先祖手迹留存;村史馆有重要文物保存。近年随着旅游开发,该村修有村史并在网页宣传,同时存有电子版家谱。
随后,小组前往小浪底镇庙护村。该村前身名为张家村,传说明洪武年间,谢氏从山西迁至孟津,清朝改名。庙护村有较为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发红色基地、红色纪念馆,保存革命年代物具与信息手稿等,有孟津县武装大队旧址。同时村中也有村史馆,图书馆,农耕文化馆,现居居民数量较多,烟火气息浓厚。
8月24日上午,小组到达栾川县潭头镇大王庙村。该村现以旅游、研学、农耕为主要发展方向。其村志花费了六年由数名老教书负责编辑,内容据说由当地村民口述重新编写,但尚未出版,预计2023年下半年完成。此外,其村内有村史馆,孙家大院与李家大院,娃娃桥,百年古树;村中石碑曾有100多块,但损毁严重,部分只有碑首,牌匾遗失,娃娃桥上的石雕部分遗失,部分有进行修复的痕迹。
8月25日上午,小组成员前往安阳市滑县道口古镇调研学习,该镇大运河文化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包含有木刻版,织作技艺,医术,正月古庙会。整镇基本秉承“修旧如旧”的翻新理念,力求修旧如旧。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从文化角度来说,对河南古村落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能够使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传统文化风采永续、历久弥新;从经济角度来说,在大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元素的留存与传递更能够促进河南古村落的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推动豫北地区乡村振兴。对古村落的数字化建档与档案馆建设,是希望能在时光洪流中留下古村落的身影,令其缝缝补补,面貌如旧,却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