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2023年暑期策划推出了“薪火杯”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祖国各地开展田野研究,切身感受祖国数字化时代脉动,发掘信息资源管理原理、技术与方法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丰富学术阅历,创新学术理论,为提升群众数字幸福感添砖加瓦。
2023年8月8日至11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信息分化田野研究小组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阿鲁科尔沁旗新苏木布日和嘎查开展信息分化问题的田野研究,小组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2022级本科生孙志晗、曾玉荣、窦鑫悦、张蕊、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凡组成,由孙志晗担任组长,学院纪委书记、副院长闫慧教授担任学术指导老师。信息分化田野研究小组在赤峰蒙古族村落乌珠花嘎查和布日和嘎查调研期间,综合运用非结构化深度访谈、非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走访并深入调研了四十余户蒙古族家庭,重点调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村落的积极变化、民族习俗、社会规范、家庭社会资本、信息源、信息获取基础设施、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接入与使用、信息贫困的影响等,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深入了解蒙古族与信息小世界现象、社会与地理环境、当地生产状况、文化环境、政治环境、信息环境、家庭环境等。
此次田野调查是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师生首次深入到蒙古族了解与探究农村居民的信息分化问题及其所受到社会资本的影响,对于丰富信息资源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应用场景、创新社群信息学与数字公平理论提供了宝贵的样本。信息分化田野研究小组寄希望于此项研究可以在后续可能的持续动态观察与跟踪中进一步凸显学术研究的理论指导价值、连续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学术成果服务少数民族人群数字幸福感的贡献度。
孙志晗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走进千家万户,通讯设备更新换代,人们正在享受着后脱贫攻坚时代的政策红利与信息红利,我们不仅关注眼前身边的信息化变化,更想深入祖国更原始、较偏远的地区,去探索草原深处少数民族人群的信息贫困问题。经过一天近十二个小时的车程、五次转车,我们终于来到了调研地:这个蓝天无比壮阔,草原无比广袤,星空无比澄澈的内蒙小村子,蒙古村民热情淳朴,我们在访谈中与他/她们话家常里短,在探索信息问题的同时深入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逐渐从访谈开始的生疏到熟悉,在填补预设问题空白的基础上,惊喜地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调研过程有苦有乐,有欣喜也有揪心。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当地村民信息渠道拓展所带来的乐趣与充实;乡村年轻一代注入新鲜动力,带动整体信息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地理位置、人情往来、生活方式所带给老一辈村民信息技能的限制,在倾听中有无可奈何,也有安于现状。扎根于大地,探索在田野,我们渴望自己的观察、发现、建议能够带给信息分化问题以改善,也希望自己行走调研的身影永不停歇,通过研究把少数群体的现状呈现给大众,让信息与数字公平延伸到祖国的更深处。
曾玉荣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再次来到巴林左旗,风景不同,但内蒙人的热情依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宽阔的蓝天,看不到边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这样壮美的景色养育出了豪爽好客的内蒙人。相比于上一次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此次深度访谈和非参与观察的形式让我们离村民更近一些,离现实也更近一些。这几天在村子里奔波,坐过了拉风的三轮车,吃过了村民自制的咸奶茶和奶豆腐,更了解了蒙族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现状。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和许许多多的人交谈,也在这段时间里瞥见他们的故事:我看见淳朴可爱的牧民大叔、看见勤劳能干的牧民大姐、也看见孤独无助的爷爷奶奶……我同他们开心,为他们难过。有时各种心绪交织在一起,我就会想起那天晚上看见的星空——特别特别明亮,每一颗星辰汇聚成星河的夜空。但愿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努力,也会像点点繁星照亮黑夜。
刘凡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22级本科生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我在赤峰之行结束后最深的感悟。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在热情的蒙古族村民的带领下走过了两个村,和很多蒙古族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语言不通,村民不愿接受访谈等等。但是,老师的耐心且专业的指导、同组成员的坚持与合作让我在这次田野调查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我虽然不是信管的学生,之前也对信息贫困了解很少,但是这次的深度调研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发现中国农村的故事,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感谢这次薪火杯,也期待我们可以向大家讲出关于蒙古族信息贫困方面新颖且有意义的故事!
窦鑫悦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今年八月,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迎着阳光,踏上了内蒙古的土地。这片草原,这个蒙古族聚集的家乡,对我来说充满了亲切感,却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作为当地人,我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信息贫困对我们的挑战。与村民们近距离交流,听他们倾诉生活的点滴,我仿佛重新认识了这片土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期望,都在无声中传达着一个共同的信息:信息的匮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能理解他们的困境,因为我与他们同根同源,我想我们都希望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次调研不仅让我看到了问题,更让我看到了希望。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我坚信,通过努力,我们能够改变现状。我不愿坐视不管,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信息的重要性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这片土地,这群村民,都是我深深牵挂的一部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有助于改善信息贫困的行动,我都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家乡带来更多的希望,让这片美丽的草原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同时这次调研也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我愿意为这个目标不懈努力。从这次探访中,我明白了,哪怕是微小的努力,也能在家乡的未来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蕊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
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于巴林左旗的村落进行观察与访谈。我们走访的村子有较为浓厚的民族特色,村民以蒙族为主,生活习惯与汉族相比也略有不同。村中年轻人少,而老一辈村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与意愿不强。同时,我发现调研过程中,细致的观察是不可少的,通过对村民生活环境的观察并提出问题,获得关于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详细信息。
田野点背景资料
乌珠花嘎查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与哈布其拉嘎查、上井嘎查、浩尔吐嘎查、新浩特嘎查、浩布高嘎查相邻。乌珠花嘎查以草原为主,林地和农田较少,人口1200余人。布日和嘎查隶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新苏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西辽河平原过渡的截接地带,与波日和嘎查、巴彦呼舒嘎查、玛尼图嘎查、白城子、乌兰哈达等相邻。布日和嘎查建立在草原上,人口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