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老师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和大家讲些什么呢?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我不擅长调制可口的心灵鸡汤,也没有各种攻略可以分享给95后、00后的萌新们。面对一张张年轻美好的面孔,由衷地觉得亲切、亲近,无法板起来讲什么“师道尊严”,倒是想和大家聊一聊老师和学生的共同之处。身处数字革命的时代,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MR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一个一个的“元年”、一个一个的“风口”轮番冲击着我们的神经,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术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无论是在某一领域耕耘半生的师者,还是初入知识殿堂的新手,面临的问题,显然是相似的。即,怎样在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容量的信息和知识海洋里求生、冲浪甚至成为弄潮儿?换句话说,获取知识、创造知识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例如:快鱼吃慢鱼取代大鱼吃小鱼,即抢先就能赢;追热点跟新潮取代板凳坐得十年冷,即逐热就能赢;……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见仁见智,在这里我不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答案,只想给大家谈谈两种小动物,狐狸和刺猬。
公元前七世纪,希腊诗人Archilochus(阿尔奇洛克斯)曾云,“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当受到威胁时,狐狸会随机应变,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应对。而刺猬总是用同一种方法来对应对威胁:就是把自己卷成一个球。上个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及思想史学家Isaiah Berlin(以赛亚·柏林)爵士出版了一册小书,将这两种动物形象普适化,用来描述两类思想家:“刺猬型思想家将一切都归入一个单一的中心,他们的中心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完整性和清晰性;狐狸型思想家则同时追逐若干个往往互不相连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思维线索,这些线索之间可能只是有些现实意义上的关联”。柏林并没有宣称狐狸型还是刺猬型的思考方式更为优越,不过他就列夫·托尔斯泰富有矛盾性的多产文学生涯发表了文章,称其是“一只认为自己是刺猬的狐狸”。
在这个技术创新呼啸着奔向未来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寻求自己的求知之路?变成一只灵活的狐狸,还是那只执拗的刺猬?耶鲁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Peter Salovey曾劝诫耶鲁学生像狐狸一样思考,消息灵通且思维灵活。Salovey教授如此建议,自有其高明之处。然而,刺猬的本领过时了吗?要么狐狸,要么刺猬,还有其他的选项吗?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正是其他选项。我和韩若画博士合译的一本书《Digital Humanities(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给了我启发。该书由Anne Burdick等五位来自美国顶级设计院校ACCD,以及哈佛、UCLA的学者联合创作,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刺猬狐”,用来说明数字人文要培养既能广博也能深究的人才。数字人文领域如此,其他领域又是如何呢?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如何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里求生、冲浪甚至成为弄潮儿呢?我相信刺猬狐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希腊诗人和英国哲学家生活的时代迥然不同。几乎毫无疑问的是,知识爆炸以及技术快速革新正促使并要求我们变得更像狐狸,无论你是学者、学生还是普通大众。移动智能设备、社交媒体正使我们的注意力前所未有地分散,眼球关注甚至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人们已经适应并追逐分散的思想线索,“一心多用”成为常态也成为必须。我们确实需要像狐狸一样充满好奇心、涉猎广泛,让自己置身于多个知识领域,寻求广泛的教育经历,不应拿狭隘的实用主义标准去判断一门课、一门专业对找实习、找工作有没有直接的好处。当年乔布斯念完大学第一个学期之后就不念了,但他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去学了书法课。这门课在当时看起来毫无用处,但在十年后,乔布斯设计苹果电脑字体的时候派上了用场。我们何不像狐狸学学,相信一个个的“点”在未来是会连接上的。
然而,刺猬又如何呢?正是因为其坚忍不拔,甘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追求一个“中心大局”的品性,刺猬精神始终有其无可替代的宝贵之处。在这个崇尚消费主义、即时访问的社会,提供给愿意进行长久、深度付出的人的机会可能相对更少。但是,若大学还能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一方净土,不正在于它可以提供一个慢下来、静下来、钻进去的空间,接受那些将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的研究,接受有些想法、思想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积淀才能成型?
我们在座的本科生、研究生如何在狐狸式思维占据优势的时代保留刺猬式思维?如何能够在广泛涉猎和纷繁机会中注入深入的钻研?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关键词——“错过”。我们常常生怕错过,认为错过是种遗憾!然而,在这个充满机会、充满诱惑的时代,有时,错过也是一种美好!也许错过追星刷剧、错过秒杀、错过新潮、错过热点、错过追名、错过逐利……,无意中却收获了最好、最重要的!
最后,送上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无论世界如何急不可待,你,就是自己的风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