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科创新发展,2025年5月1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以“数智时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为主题的求是论坛,在立德楼301成功举办。图情界专家与学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师生等参与活动。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二级教授索传军主持。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周晓英致辞。周晓英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数智技术重塑了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也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带来了前沿议题,如AI治理、数据合规、开源生态等。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对推动信息资源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本次论坛的分享环节共设置了六个主旨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贾君枝主持。

北京大学教授赖茂生从技术变革、政治思想领域剧烈动荡以及高等教育领域新动向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今社会的变革形式与特点,并指出信管学科面临的挑战和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提出探索变革中的学科建设之路包括重新明确使命、调整优化培养目标、更新再造教学内容及变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南开大学教授柯平探讨了古代文献传播的思想与路径,包括分类传播、孔子的择优传播与六艺分类思想,以及古代文献传播的主要途径如写作、传抄、刊刻等。此外,特别介绍了子学文献传播、藏书整理与文献分级、佛经传播以及四库七阁等内容,展示了古代文献传播的丰富性和深远影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科学系教授张琳从特征测度、影响路径和中国启示三个方面分享了科学研究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作用。分析了学术论文根据政策影响视角的分类模型及其政策影响扩散特征,研究了科学研究如何通过不同路径影响政策制定,最后提出提升中国学术论文国际政策影响力的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曾建勋探讨了开放科学时代的开源生态,以DeepSeek开源为例强调了自主开放、开源的价值,分析了开放科学的框架、特征、发展路径及当前国际开放科学的发展特征,指出我国在开放获取、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开源代码及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教授张学福围绕农业科技情报分析展开,涵盖了农业科技竞争力分析、农业研究热点前沿分析、农业技术预测预见研究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会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深入探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竞争力评估及技术创新路径,为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授王芳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风险及其治理策略,包括GAI的技术发展历程与应用场景。GAI利用不当可能导致伦理、法律、政治等风险。因此,提出构建可信赖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实施风险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强化AI项目管理等一系列风险治理对策。

最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闫慧教授做总结陈词,对专家们的精彩的报告表示诚挚感谢,对同学们的学术启发表达了殷切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