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中午,第47期兰台读书会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9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会首次纳入“数字记忆”厚重人才成长计划。本次读书会围绕《诗经》进行阅读和讨论,特邀何庄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本次读书会由2016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沅傧同学主持,由叶茹雨、李静雅、李晶伟、刘芳四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阅读《诗经》的感受和思考。
2016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叶茹雨同学从《诗经》中描写女性爱恋、婚嫁以及婚后生活的诗歌入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诗经》中描写关于女性爱恋的诗歌类型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见钟情型,另一种则是单恋型。而描写女子婚嫁的诗歌也有两种,一种是自由婚嫁,一种则是传统婚嫁。而描写婚后生活的诗歌中既有体现幸福美满的婚后生活,也有体现离婚或者妻子悼念死去丈夫悲惨生活的篇章。最后叶茹雨同学还提及《诗经》中字里行间体现出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4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李静雅同学则把目光着眼于《诗经》中的美,她从《诗经》中提取了三种美:诗之美、爱情之美、现实之美。着眼诗之美,李静雅同学从“诗”这个字入手,说文解字,为我们展现“诗”的含义。着眼爱情之美,她提及《卫风·木瓜》并以欧亨利的小说作为辅证,展现出爱情的纯洁和初心。着眼现实之美,李静雅同学列举《伐檀》篇章作为例证,展现出《诗经》在当时作为当时社会现实镜子的作用。
2016级档案学专业硕士生李晶伟同学以诗经中女性角色为视角,为我们分享了他的读书笔记:女儿花摇曳在风中——品《诗经》中灵动的女性形象。他立足于女性视角,以《诗经》中《国风》文本为依托,通过对《国风》中女性恋爱婚姻的相关篇章进行解读。采用思春—相遇—相思—相会—出嫁—新婚—丈夫远役—被丈夫抛弃的路径,还原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女儿形象,发掘她们闪耀的女性思想。他从《诗经》中发掘出四个女性的品格形象:单纯、本我、至真至情、赤子之心。为西周至春秋时期女性正名,展现出当时社会女性可爱率真的形象,与后世“存天理,灭人欲”价值观压迫下,饱受伦理道德摧残的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2014级历史学院本科生刘芳同学将视角转向《诗经》中的怀归思想。她从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种怀归思想: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言旋言归,复我邦族。第一个层次有两种表现,一是思妇盼归,另一种是弃妇盼归,讲得都是关于爱情之间的怀归。第二个层次则是在外征战的将士盼归,厌恶战争,渴望家庭。第三个层次则是赤子思归,是流亡在外的人们渴望复国怀乡的思归思想,上升到家国的层面。刘芳同学对每一个层次都做了详细的阐释,为我们理解《诗经》提供新的视角。
在四位同学分享完之后,何庄副教授对四位同学的分享作了细致和精彩的点评。她首先为我们大家推荐阅读《诗经》最好的版本,则是程俊英先生的《诗经注析》,为我们更好的阅读经典指出了正确的道路。何庄老师十分赞同叶茹雨同学关于女性爱恋、婚嫁的观点,也对李静雅同学所提出的《诗经》之美表示赞同;她高度赞赏李晶伟同学细致的分享准备和对女性角度的剖析,对刘芳同学所提出的怀归思想印象深刻。何庄老师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会,鼓励大家多读好书,多读经典。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读书分享会没有展开讨论互动,而是留下两个思考问题供大家思考:1、西周至春秋时期是一个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为什么《诗经》存在诸多以女性为主角的篇章?2、我们在《诗经》描写底层人民的篇章中很难找到包办婚姻,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