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功举办2020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暨知识管理论坛/CIO论坛,论坛以“融合与协同:信息资源管理类学科未来发展战略”为主题。论坛开幕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徐拥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学校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和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教授先后致辞。
冯惠玲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探讨学科融合与协同,年轻学者的学术演讲将充分阐释“新”的内涵。她引用 “现在的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按照挑战来组织的”和融媒体的发展趋势,认为学科之间壁垒的破除、融合与协同已迫在眉睫。她建议三个方向的融合:一级学科内部各专业的交叉融合、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融合、一级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她认为学科融合发展的障碍在于:传统学科的弱化与融合的关系, “去图书馆化”“去档案化”“去情报化”等不是融合的结果,而是放弃的结果,坚守阵地与主动融合并不矛盾;二级学科之间相斥与融合的关系,技术恐惧与融合的关系,照搬其他学科的做法与融合的关系。她建议打开二级学科之间的硬隔断,扩展学科版图,改变学科知识结构,提升学科社会服务能力,再造学科性格,学科需要更加开放与包容。
冯惠玲教授发表致辞
陈传夫教授在致辞中祝贺2020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暨知识管理论坛/CIO论坛的开幕,对持续举办十七年的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表示祝贺,肯定了论坛在推动学科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在感谢青年学者通过活跃的思维与勤奋的努力对学科发展所做贡献的同时,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能够继续创造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做出新贡献。他建议学界与业界应本着服务和竞争思维来研究学科探索。服务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信息资源和数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到信息管理、数据管理与利用的从业者们在科技、工业、科学研究、社会管理中表现出色,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要继续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战略性问题,比如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科研资源配置与共享问题。他认为学科的价值和所能赢得的尊重更多来自于对国家、社会和人类所做的贡献。他认同学科需要融合和协同会带来创新,新技术、新方法并不天然属于某个学科,需要学人不断开拓和挖掘,有所建树,才能得到学科共同体认同,从而扩大学科疆界。他指出,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竞争精神是天然存在的,一个学科总是在与其他学科竞争中前进的,学科的思维、语言和方法决定了其独特贡献,学科要以人才培养和深度探索、服务国家需要为核心使命;在新文科背景下坚持守正与创新,敢于勇立潮头,凝练力量,引领学科发展潮流,学科才有更大竞争力。
陈传夫教授发表致辞
此次论坛邀请了兄弟高校10位青年专家学者,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主题报告分享,包括武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信息管理学院吴丹教授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科学课程体系建构》,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靖教授的《行业“十四五”规划视角下的图书馆学发展战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裴雷教授的《开放与竞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张鹏翼副教授的《守正与创新:立足图情档学科的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赵星教授的《新文科背景下的大数据管理专业建设现状与探讨》,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曹高辉副教授的《图情档学科转型中的教师之困与之变》,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张卫东教授的《数字人文研究中的学科分工与合作》,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樊振佳副教授的《当代LIS的坚守与拓新:学科发展的历史逻辑梳理与未来路径展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涂志芳馆员的《从事业发展趋势反观学科发展思路:以‘科学数据管理’领域为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马林青副教授的《回到未来:国际视野下档案学科的当前动向与拓展空间》。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做总结发言,她认为八个小时的论坛让人回味,值得慢慢消化;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创立于2004年,至今已举办十七届,是学院历史上首个一级学科层面论坛,旨在一级学科视野下探讨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新文科建设大背景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何去何从,是我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是我们的基本共识。她感谢前辈对本学院和学科务实精神的评价与殷殷重托,感激青年报告人对学科的热情和感染力、学科转型中施展的魄力、以及推动创新发展的智慧。她用六句话总结青年人的精彩观点:秉持国际视野、服务现实需求、坚定学科理想、建立身份认同、拥抱数据智能、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她表示,学院会加强一级学科内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携手推进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发展。
本次论坛通过线上方式举行,共有学界、业界1650余人开展了深入交流,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进行了积极回应,对论坛高质量的主题报告做出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