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0日至21日,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武汉大学举行,我院钱明辉副教授与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李天明共同完成的论文《图书馆特色服务类别框架构建与中外比较》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图书馆学学科和图书馆事业均深受影响。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着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众多挑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国际化进程,方便广大博士生交流学术成果,武汉大学特举办“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图书馆学变革与发展:开放、融合、智慧。共收到投稿论文145 篇。通过邀请图书馆学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收到的 94 篇博士生论坛投稿进行了严格评审,从中评选出获奖论文 20 篇,其中包括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在会议闭幕式上进行颁奖表彰。
《图书馆特色服务类别框架构建与中外比较》一文,从服务开发和服务创新两个维度构建了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类别框架,包括体验升级、资源挖掘、群体细分、模式创新四类特色服务。在此基础上,对中外图书馆的四类特色服务展开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国外图书馆在体验升级类特色服务方面更具优势,具体表现在国外图书馆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加敏感,能够迅速的找到这些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契合点,从而开发出有利于提升使用体验和运营效率的服务。而在其他三类特色服务上则是中外图书馆各具特点,就资源挖掘类而言,国内图书馆往往会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来进行开发,国外图书馆则更多的是从社会人文关怀的角度进行开发;就模式创新类而言,国内图书馆是从自身出发来整合各方资源,国外图书馆则是从理解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来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就读者细分类而言,国内图书馆关注的是如何提升整个社会群体的文化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而国外图书馆则更多关注一些社会边缘群体的需求,致力于对这一类群体在生活和职业上遇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培训、咨询等信息服务。
钱明辉副教授与博士生李天明同学所撰写的论文可为国内图书馆特色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我国图书馆特色服务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图书馆可以把握如下三点:一是注重前沿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国内图书馆在技术应用方面相比国外图书馆稍显保守,当前应用较多的技术集中于二维码、云计算、虚拟机、大数据等这类相对较为成熟的领域,对虚拟现实、3D打印、人工智能等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不如国外图书馆那样开放,从而在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特色方面失去了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二是可以适当跳出仅以图书馆为主体的资源开发和服务提供理念。通过与各类社会机构的合作,以第三方的形式提供有偿信息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图书馆的经费来源,还有利于整合馆内外相关资源,开拓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职能的理解,提升图书馆特色服务的种类规模和体验品质。三是关注社会各阶层对获取知识的诉求。目前国内图书馆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服务外,对残疾人、儿童、老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诉求也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考虑,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些社会边缘群体的信息需求也应该加以综合考虑。比如刑满释放人员亟需一些谋生技能和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再比如失业群体、考学群体、贫困户等也都有其独特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