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近些年,从全球看,全类人共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新冠疫情、环境恶化和芯片危机等。从国内看,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资源、生态、安全和科技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卡脖子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共同攻关。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看,亦出现了高度 分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原有单一学科的范畴,需要跨学科或多学科协同开展研究。因而,学科交叉研究已经成为解决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学科交叉研究正在成为新生边缘学科或新的交叉科学的增长点。
“学科交叉”一词自美国学者1926年提出以来近一百年了,但至今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与科学的概念。从研究现状看,既没有探明“学科交叉”的演变规律和运动机制,也没有厘清“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关系。概括地说,对于学科交叉的机制与交叉学科的成因都缺乏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认识。因而,亟待对学科交叉研究建立科学的认识,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此,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70华诞之际。我院图书情报学系索传军教授组织“学科交叉研究测度与评价”学术沙龙。诚邀学界专家一起探讨关于学科交叉研究的测度与评价问题。
02 主题
(1)学科交叉研究的概念与类型
(2)学科交叉研究的成因与动力机制
(3)学科交叉研究的测度方法
(4)学科交叉研究的路径与演变发展模式
(5)学科交叉研究评价范式与方法
03 沙龙日程
召集人:索传军教授
主持人:闫慧教授 组织人:牛力副院长
报告人 |
报告题目 |
报告时间 |
刘越男教授(院长) |
致欢迎词 |
2:00-2:10 |
俞立平教授 |
关于学科交叉测度与评价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
2:10-2:30 |
张琳教授 |
学科交叉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影响评价 |
2:30-2:50 |
龚新奇教授 |
高适用性计算建模——多学科交叉的“计算+” |
2:50-3:10 |
贾君枝教授 |
学科交叉研究测度研究进展 |
3:10-3:30 |
索传军教授 |
关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思考 |
3:30-3:50 |
讨论环节(4:00-4:30) |
||
索传军 |
总结 |
4:30-4:35 |
04主持人与专家介绍
主持人:闫慧 教授(副院长)
闫慧,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研究兴趣长期聚焦数字化贫困、社群信息学,教学擅长领域为社群信息学、信息行为、咨询产业。兼任《图书情报工作》青年编委会副主任,《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资料工作》《图书馆建设》《文献与数据学报》《农业图书情报学报》《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等期刊编委,《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科学》《图书馆论坛》《国家图书馆学刊》《图书与情报》等刊物和国际会议同行评审人。兼任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情报理论方法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公共图书馆分会政策研究专业组副主任委员、第十届理事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图情档教材出版专业组副主任委员等。
校外专家
俞立平教授(浙江工商大学)
俞立平,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及其他省级课题8项。已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SCI、SSCI一区论文7篇,一级期刊论文70余篇,CSSCI论文247篇(均为第一作者),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收录9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篇。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其他教材9部,1998年创办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
报告题目:关于学科交叉测度与评价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内容简介:简要介绍了学科分类粒度对学科交叉研究的影响、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区别及其对评价与测度的影响、学科交叉测度方法、研究方法的学科交叉问题、学科交叉研究的高度与深度、其他相关问题等等。
校外专家
张琳教授(武汉大学)
张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主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湖北省楚天特聘教授。SSCI期刊Scientometrics共同主编,国际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学会(ISSI)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2021年度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围绕交叉科学研究的测度与评价问题、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与评价等主题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SCI论文30余篇。
报告题目:学科交叉研究的测度方法与影响评价
内容简介: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计量视角下的交叉科学成果量化研究对探测和理解学科交叉现象与交叉科学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告将从交叉科学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深入探讨当前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优势与不足,并从引文影响、社会影响等多维视角全面理解交叉科学成果的影响范围与特征,在此基础上,为结合学科交叉实践过程的交叉科学测度与评价体系构建提供思路与参考。
校内专家
龚新奇教授(数学院)
龚新奇,中国人民大学数学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合作研究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理工分会委员,数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哈佛大学丘成桐先生和IBM公司高性能计算的访问学者。中国生物信息学会(筹)理事,中国运筹学会计算系统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开展机器学习、应用数学和交叉科学的科研和教学。已经发表SCI学术论文67篇,包括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实践应用等三部分,发表的杂志包括Nature、Science、PNAS、Cell Research、Proteins和Science in China等学术刊物,论文被引用次数已超过2500多次,H指数24。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等纵向课题8项,以及横向课题3项。
报告题目:高适用性计算建模——多学科交叉的“计算+”
内容简介:高适用性计算建模是交叉科学中解决难题的有效方法,充分融合背景知识、逻辑推理、定量计算和模拟验证等关键要素,是一套完整的从抽象符号化领域问题到模型算法设计,以致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我将演示在生物、医学和其他领域的具体案例。
学院专家:贾君枝教授
贾君枝,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杰出学者,图书与情报教研室主任。《中图法》编委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届学术研究委员会信息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知识组织学会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ISKO,STAC)委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参与国社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国内外专业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40余篇,著作2部,坚持在词表、元数据、本体等等方面进行长期研究,在叙词本体化、名称规范档的关联数据化、词表重用等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报告题目:学科交叉研究测度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概要介绍当前学科交叉研究的主题分布,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步骤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探讨学科交叉方法,对于学科交叉不同测度指标进行介绍,并探讨了学科交叉研究的未来应用场景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学院专家:索传军教授
索传军,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图书情报工作》等刊物的编委。主要从事:数字资源管理、语义知识组织和学术评价的教学与研究。
报告题目:关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思考
内容简介:简要介绍了学科的内涵与不同国家和组织对学科分类的标准、不同国家与学者对学科交叉研究的界定,当前我国和国外部分国家关于交叉学科的设置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对学科交叉研究的认识,分析了学科交叉研究的动因与目的。
05 时间
2022年6月11日
下午 14:00—17:30
腾讯会议:321-38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