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按照学校“青春社会行”的工作部署,2025年5月5日下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组织同学们前往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通过沉浸式展览学习,在国礼艺术中感悟外交伟力,在文明互鉴中深植家国情怀。

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是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下属机构,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本次展览分为“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世界舞台 大国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场外交活动对外赠礼展”两个主题展区。

展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外交事件为主线,通过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活动中受赠、赠送的670余件(套)代表性礼品,系统性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和发展新中国外交事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生动见证我国同建交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深厚友谊、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纷纷驻足观赏,学习展品背后的故事。不仅为国礼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赞叹不已,也深刻感悟到国礼背后凝聚的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的深厚情谊。通过丰富展陈和细致讲解,同学们充分领会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更在学思践悟中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与强烈的使命担当。

学习感悟

米玛扎西:通过参观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我直观地感受到我国今天的外交成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不断努力与各国发展平等、自主、友好的外交关系,并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尊重与认可。让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有1965年赠予周总理的万隆会议10周年纪念章,它表达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的认可。随着时间变迁,外交赠予的礼品也呈现出许多含义,或展现了建交意图,或纪念彼此的关系,或作为某次重要会议的象征,例如乒乓球拍展品就寓意了乒乓球外交,即中美间以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模式。当今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年代,我国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安全等领域一展身手,展现大国担当,在此期间与多国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外交礼品充分展现了对中国外交理念的认可与支持。

樊军君:今天走进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我感觉特别有意义。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礼品文物,如同一扇窗,让我们透过它们看到了世界的多彩和中国外交的辉煌。作为大学生,这次参观激励我拓宽视野,了解国际交流的深远意义,也让我意识到,在青春的征程上,我们应积极用实际行动去探索世界,传播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赠礼,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寓意。比如非洲的木雕传递着质朴的热情,欧洲的钟表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亚洲的瓷器则诉说着文明的对话。这些礼物不仅是外交的见证,更是人类共同价值的体现。

何赛玉:漫步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琳琅满目的各国礼品让人目不暇接。丝绸刺绣、工艺摆件、书画典籍,每一件都承载着外交故事,勾勒出中外友好交流的图景。这次参观让我真切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元与交融,也让我对国际交往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收获颇丰。正如展厅结束语所说:“礼物虽轻,情谊千钧;文明各异,大道同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感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也希望能发挥专业特长,通过数字化手段让这些外交故事被更多人看见,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本次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主题实践活动,是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青春社会行”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思政引领”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发挥学科优势,聚焦时代需要,引领青年学子书写“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的时代答卷,培养一批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外交档案开发等领域深耕的先锋骨干,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