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办“吴宝康大讲堂”第八讲暨“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学科示范课,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主讲“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刘越男指出两个关键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覆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思想等多方面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最彻底的一场社会变革;而“中国式”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着中国的时代主题。
紧接着,她介绍并强调了信息资源管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她指出信息资源管理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并列关系,更是一支撑和被支撑、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所以信息资源管理的赋能不仅仅在于本身的推进上,更在于我们为社会到底提供了哪些切实的支撑。刘越男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主,介绍了信息资源管理赋能的三个业务场景案例。
一是数据多跑腿,赋能政务服务一网化。她首先指出政务服务的三个痛点: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她以2017年浙江省的“互联网+政务”建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例,介绍了浙江省政府在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中的创新,全方位展现了浙江省通过数据资源管理展示出的“数字政府”新形象,展示了信息资源管理在促进政务服务一体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是发票无纸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她首先介绍了发票的作用——发票不仅是交易和纳税的工具,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存在真实、准确和成本问题。她以京东、中国太保为例,指出不论是开票方还是受票方都存在发票成本过高问题。紧接着,她介绍了2012年以来,我国电子发票政策的发展,并分享了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讲述了信息资源管理在经济服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是文化数字化,赋能精神文化丰富化。她首先指出文化是未来中国的主阵地,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创新性传承。紧接着她以“数字故宫”项目为例,讲述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采集、可视化等技术在实现实物数字化、资源开放化、创意社会化、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通过介绍由我院师生共建的“数字记忆”项目——“高迁记忆”强调了信息资源管理在理论研究、文化解析中的作用。
最后,刘越男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大特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铺陈,也是最本质的特点;二是基于我国体制优势的顶层设计,展现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三是基于我国文化根基的应用推广,我们有历史的丰富积淀、群众的文化认同;四是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更新,新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落到实处。
本次“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学科示范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科领域相结合,使同学从学科领域角度更深入学习体会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也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何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给予同学们深刻的感想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