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月9日,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0级本科专业选择介绍会召开,学院刘越男教授、副院长钱明辉副教授、任明副教授、马林青副教授、傅予讲师、本科教学秘书熊一璠等老师,学院2020级本科生以及来自其他学院的本科生参加了介绍会。会议由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钱明辉副教授主持。

刘越男院长首先向参会的本科同学介绍了学院的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效。刘院长指出,学院是专门从事数据管理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也是我国培养高层次数据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所属学科为中国人民大学14个A类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本科教育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指数在2020年多类评价中位居全国首位,是典型的文理交叉融合的学科,其兼容并包的特点能够让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擅长文科的学生还是偏重理科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目前,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均已全部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学院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国际信息教育国际组织全球iSchools联盟理事会员单位”。

刘越男院长介绍学院的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成效

刘院长还指出,在学院历年毕业的本科生当中,出国深造、国内升学的毕业生占比51%,其中出国高校皆为世界名校,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另外,约49%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工作去向以国家部委、党政机关、知名企事业单位为主,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安全部、国家档案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粮集团、中国银行、微软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字节跳动等。基本上每年的就业率都为100%,位居学校前列。 

接着,学院副院长钱明辉副教授重点介绍了学院于2021年首次推出高端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和“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简称“双数计划”。入选“双数计划”的学生,达到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分之后,可以获得由学院颁发的“未来数据人才计划”特色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入选证书》“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特色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入选证书》

钱明辉副院长介绍学院的高端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双数计划”

“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定位于培养具备数据管理全局思维,熟悉数据管理基本理论、关键方法与核心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系统观念、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开展前沿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高端数据管理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科学、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思维、数据可视化、数据治理、数据结构、机器学习与应用等。

“数字人文菁英计划”,定位于培养熟悉数字人文经典理论与前沿动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与应用技巧,能够完整运用数字化分析逻辑与方法技能开展创新性任务探索与综合性项目开发的数字人文高级研究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数字人文导论、数字记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数字设计与艺术、数字资源组织等。

钱明辉副院长还指出,“双数计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前瞻性”“国际性”“实战性”“自主性”四个方面,旨在充分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与实践应用的最新需求而展开人才项目设计,依托学院的国际化进程与国际合作布局,导入全球顶尖高校的教学与科研资源,为入选者提供100%的多种形式国际交流机会,并且实施双向无时点选择,学生可以“双数计划”中自由选择入选项目和修学课程,最终根据四年里所修课程学分结构来认定人才计划与专业归属。

接着,学院马林青副教授、任明副教授、傅予讲师分别对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介绍。

马林青副教授介绍学院档案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档案是决策、行动和记忆的记录。档案是代代相传的独特且不可替代的遗产”“The archivist in the present is constructing the past that the future will know”,马林青副教授通过援引《档案共同宣言》和国际知名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对于档案和档案工作者的定义,揭示了档案的独特价值和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同时,结合正在举办的2021年国际档案周(Internal Archives Week,由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办,6月7日-6月11日),马林青副教授回顾了近五年来ICA举办的国际档案日/周活动的主题,指出档案领域是一个国际性颇强且与社会互动深刻的领域。其国际性意味着档案学科探究的档案及档案现象的本质在各种社会环境中有共通的规律,不分国界,而这是学科国际交流互通的基础。与社会互动深刻,一方面意味着档案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可信记录,融入社会运作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另一方面意味着档案学科有很强的本土性、本地性,对档案及档案现象的深刻理解与解读,离不开本土/本地情境的土壤,这一点与国际性互为表里。除此之外,还要再加上技术性这个特点。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记录手段、记录媒介有其技术属性,而产生记录的各种社会活动(业务活动)更是受到技术变迁的深刻影响,在数字时代,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档案学科的图景。国际性、本土性、社会性、技术性相互交融,正是档案学科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

任明副教授介绍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情况

接着,任明副教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专业进行了介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常可以从“用”和“造”的视角来看待,前者主要关注信息系统的采纳使用过程中的行为研究和价值创新的问题,后者主要关注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信息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课程将围绕管理学基础、信息科学基础和信息系统专业领域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思维训练、建立系统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实践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多学科交叉的熏陶下,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还要具备技术能力的人才。任明副教授还结合国家战略,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就业前景进行了说明。该专业的毕业去向是多元化的,包括在信息领域的进一步深造,也包括在政府机关、企业、信息服务机构、金融证券等各类机构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岗位。信息化建设一直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要素等国家战略不断推进,为信息系统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

傅予讲师介绍学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情况

最后,傅予讲师从专业发展历程、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对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介绍。在专业发展历程方面,2010年学院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层次设置该专业,两年后教育部本科专业学科目录中增设该专业, 2013年学院开始在本科设置本专业并正式招生,作为一个年轻充满朝气并极富时代特色的专业,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已经在本科层面完整实现了5轮的培养周期,并顺利在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在培养目标方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拥有数据资源系统思维,同时掌握数据分析主要技能,对于数据管理的核心规律十分熟悉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以从容应对信息时代正在发生的大数据变革。同时,在毕业生去向方面,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或在国内继续研究生阶段的深造,这与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高度相关。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不仅侧重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管理科学的高度交叉融合;同时紧跟时代前沿,在专业能力培养,尤其是数据分析、数据组织与挖掘等方面,着力打造特色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需求变化,以丰富的选修课程来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竞争力。最终,使学生在获得数据敏锐洞察力和客观冷静思考能力的同时,以交叉学科专业广泛涉猎和专项突出的优势,在职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更加从容。在学生的培养全过程中,着力塑造学生的逻辑思维、开拓创新意识,以及紧跟时代脉动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数据智慧创造价值未来。

最后,与会人员围绕专业选择和“双数计划”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至此,2020级本科生专业选择介绍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