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发起的“2021信管院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新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机遇与对策”为主题,来自全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16个博士点在内的21家主要培养单位的院长、系主任和学科点负责人参会,围绕人才培养策略、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建设、人才培养协作思路、评价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沟通机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对话和交流。论坛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教授先后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一级教授作总结发言。
陈传夫教授指出,时代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创造了机遇,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和经济社会息息相关,新时代大量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信息资源问题,并且信息资源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当前的时代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成功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除了党的领导、社会制度的优势、应对措施得当等之外,信息资源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此外,陈传夫教授还指出本学科需要在理论研究、实践应用、职业发展、工程技术等领域全方面发展,从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点的设置在职业体系发展中的作用、地位来看,仍有较大可拓展的空间。
孙建军教授提到,国家战略的发展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机遇。学科发展中,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对于人才培养,首先要有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其次,要明确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才能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最后,要考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怎样更好地为国家战略服务。此外,学科的交叉发展问题也是未来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当前,在推进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角色显得尤其重要。本学科各培养单位应该充分利用全球的发展机遇、国家战略的需要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做大做强。此外,学科与社会应用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应该重视本学科参与政府及企业决策、行业智库服务等活动中的作用。
张斌教授对与会的30余位院系领导表示了欢迎,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对于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本学科于2017年首批入选“双一流”学科,属于中国人民大学十四个“双一流”学科之列。学科虽然规模较小,但发展特色鲜明。更为重要的是,本学科也被列入学校“十四五规划”中。今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向,本学科需要继续在学科拓展性、学科交叉性、学科融合等方向继续努力,为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杨东教授表示,过去几年里在学校的领导下和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呈现出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特别肯定了冯惠玲教授牵头的“数字人文”跨学科团队取得的卓越影响力,认为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顺应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机遇,学院在学科建设拓展中具有战略眼光,能够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解决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问题,为学校新成立的交叉学科研究院探索其他学科交叉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同时,杨东教授也期待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能够与法学等其他学科交叉,碰撞出新的学科建设火花,探索新的学科建设方向。
论坛上,20余位院系领导或学科点负责人相继发表了对新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看法。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马捷教授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更新、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成果检验、实习实践完善五个方面分享了人才培养的思路。湖南城市学院副校长何振教授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三个看法:“站得久一点”“站得高一点”“站得前一点”。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冰教授探讨了兄弟院校如何帮助地方院校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研究员介绍了文献情报中心的发展历史、当前现状和人才培养需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张久珍教授从加强教材建设、重视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改革等三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刘晓娟教授从学科现状、硕士研究生发表期刊论文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三个方面做了分享。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分享了南京大学在扩大招生规模、加强教材更新、形成核心课程团队、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扩建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党支部书记李颖教授从本硕博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分享了教学改革的经验。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周毅教授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图情档学科的发展:“图情档学科自信一点”“学科建设规范一点”“专业设置开放一点”。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玉海教授首先表达了主办2022年信管院长论坛的意愿,接着分享了本单位的本硕博招生情况,并希望在硕博研究生招生生源、师资推荐等方面得到兄弟院校的支持。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泽锋教授从服务地方、师资力量扩大、课程建设改革三个方面做了介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军事信息与网络舆论系副系主任杨安莲教授阐述了本校本学科发展历程、师资结构配比、培养研究生战略意识、人才培养突出科技素养和研究领域、研教融合等的做法与经验。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靖教授分享了本科人才培养激励、“五个融合”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陆伟教授提出本科和研究生学科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可能存在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建议强化一级学科层面的教学指导协同机制,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科专业拓展和协同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指导;他提出以数字赋能的思维促进学科发展。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系主任金波教授从人才培养、科研助教学、学生课外时间利用、学生国际化交流实习等方面分享了上海大学的经验,并表示未来会从本科专业拓展、人才培养适应数字时代发展、师资队伍力量扩大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科发展。河北大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金胜勇教授分享了本校本学科面临的问题及策略,尤其是学科点从抓住课程思政等新资源、积极参加教学创新比赛、努力探索新文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系主任黄萃教授介绍了本校本学科发展情况,从新生入学报到一站式智能服务等实际项目入手扩大学科影响力并带动学科增长、增加跨学院联合组会等方面介绍了促进学科发展的经验。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黄水清教授从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的边缘性出发,提出人才培养发展具有普适性、迁移性、渗透性的特点。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臧国全教授分享了郑州大学在学院招生来源变化、招生规模扩大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学科建设方面的现状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魏来教授分享了东北师范大学本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开设数字人文和数据科学等通识课程以凸显学科价值,强化本科生智能化专业能力、重视学生实习实践、推动专业硕士实践基地建设等。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重点介绍了过去一年里学院在信息资源管理各层次人才培养上的做法:以学科数字化转型和学科交叉融合为要点,学院开发了特色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双数计划”(“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和“数字人文菁英计划”), 推出非全日制图书情报硕士(数据管理方向,简称MlisDA)项目。依托“双数计划”,学院与新闻学院联合开设了“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2021年招生情况良好。此外,学院向全校推广基于本学科的特色课程,冯惠玲教授牵头开设了面向全校的通识核心课“数字人文导论”,学院正在组队打造如计算思维、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可视化等通识课。最后,刘越男教授感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愿意主办2022年信管院长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一级教授做论坛总结发言。她首先对各培养单位一线“掌门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智慧与能力以及在改革中所展现出来的坚韧表示敬意和感动,并概括了本次论坛中所呈现出来的四个“好”:一是好形势,本次论坛各位与会嘉宾的本硕博人才培养沟通效果非常好;二是好议题,与会嘉宾不仅相互交流各院系对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也讨论办学理念、未来学科发展策略等深层次的内容;三是好分享,每位分享嘉宾的分享内容质与量并驱,让在座的嘉宾深受启发;四是好势头,大家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各位学科负责人信心满满。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冯惠玲教授呼吁,一方面要抱团取暖,当学科扩张和转型并行时,我们的格局、视野、能力等会在变革中接受巨大的挑战,齐心协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纵横发力、内外兼修,纵向加强学科深度、深化学科建设,横向扩张范围、扩大规模,内部提升实力,外部强化形象,实现从小马拉大车到建大车运行起来,大家携手努力、并驾齐驱。
受邀参加此次论坛的与会嘉宾还包括:湘潭大学人事处处长王协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新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拥军教授、副院长闫慧教授、副院长牛力副教授、副院长钱明辉教授、党委副书记韩曙光等。
2021信管院长论坛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点负责人的定期联络沟通机制,为未来一级学科转型与发展、各学科点的深入合作交流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文:李胡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