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下午2时30分,我院在信息楼209举行“21世纪的档案——创造数字记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邀请到纽约公共图书馆手稿研究专家本·亚历山大(Ben Alexander)博士为我们介绍皇后区数字记忆最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广州市档案局利用编纂处副处长郑珣及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多名师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会议由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斌教授主持,冯惠玲副校长致辞。冯校长首先对本·亚历山大博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关注昨天、关注记忆、关注未来,关注数字记忆如何记忆昨天,是我们共同的兴趣。皇后学院的数字记忆项目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历史、留住历史,正是档案工作的核心所在。本次座谈会将是一次深入到实践的、务实的探讨,相信大家都会有所收获。
讨论正式开始,首先由本·亚历山大博士介绍记忆工程的最新进展。他以美国的视角介绍了美国的历史及过去五、六十年的美国社会演变,并给大家展示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在自己汽车前的照片,并说:唯一的历史就是我们活在当下。数字记忆工程准备将城镇和博物馆融为一体,通过人们每天生活的环境了解历史。本·亚历山大博士在中国的访问过程中发现在中国成都有展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博物馆,这与数字记忆项目有共通之处。
数字记忆主要有三个项目:
1、数字图书馆珍藏项目。这个项目将古籍和历史联系起来。以新的视角来看这些书,从书中看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2、皇后社区记忆项目。将对皇后区的记忆放在地图上。用数字地图将各种记忆关联起来。让档案工作者给人们提供平时不易看到的历史。
3、占领华尔街项目。档案人员能将在占领华尔街过程中的人们的聚集点和一些运动画在地图上。数字地图和占领华尔街结合,帮助大家理解占领华尔街项目。
数字地图是在数字环境下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这对于皇后区意义巨大,这三个项目将可以配合记录皇后区历史。档案馆收集二十世纪实物证据、信息技术和实体馆藏相结合的项目,目前已经引起了美国甚至世界的关注。网络不意味着遗忘,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网络来提供信息。
随后,本·亚历山大博士为大家介绍了项目的起源、项目的目的、收集材料的标准、项目的影响、获得的资助的运用等。过程中张斌教授、安小米教授、张宁副教授对一些问题和本·亚历山大博士进行深入探讨,与会同学也纷纷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安小米教授还就一些主要问题同本·亚历山大博士进行了讨论。
最后,张斌教授再次对本·亚历山大博士的专程到来表示感谢,并向本·亚历山大博士赠送了特色礼物。本·亚历山大博士表示,他目前正在学习中国文化,如果能建立中国的胡同文化记忆,将会很有意义。座谈会过在轻松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文/分团委宣传部 鲁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