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7日晚,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校友引航系列分享会第三期“星轨闪耀 借光而行”举办,邀请1986届校友黄俊琳、1995届校友邢彪、1999届校友何睿、2005届校友廖勇四位大湾区校友线上对话,四位校友与同学们分享了进入职场后如何寻找自身定位以及调整心态的技巧。学院党委书记纪红波、党委副书记韩曙光、团委书记海薇及师生代表参加,团委常务副书记凯丽麦主持。


纪红波致辞,她表示,校友引航系列活动不仅是对同学们就业方向的指引,更是对大家学习生活的引航。学院在成立70周年之计,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校友组织,希望信管学子步入职场后也能感受到学院校友会的温情,校友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也会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四位校友简要进行了自我介绍:
黄俊琳,1986届校友。1986年至1996年在郑州大学文博学院档案系任教,1996年至2018年在深圳市档案局(馆)工作,2019年至今在深圳市档案馆工作,现任深圳市档案馆副馆长、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特聘档案专家,研究馆员。
邢彪,1995届校友。1991-1995,就读于档案学院科技档案专业;1995年留校在校长办公室工作;1997年选调至中国证监会办公厅;2003年调动至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工作,2004年出国留学,一年后回国,在社保基金会从事投资业务;2015年辞去公职,加盟鹏华基金担任副总裁至今,从事公募基金相关业务。
何睿,1999届校友。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就职于广东警官学院警务指挥战术系,任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兼任暨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导师,广东省反恐演习导调教官组副组长,广东省应急管理专家,广东省教育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广州市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广州市反恐怖专家,广东团省委青少年心理服务专家。
廖勇,2005届校友。先后在清华大学、华能集团、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等单位从事文档保密、综合文秘、党建群团等方面工作。2017年11月加入华润,从事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党建工作,担任华润集团群众工作部组织建设条线负责人。

黄俊琳表示人大信管毕业生踏入社会具备名校和专业优势,但在进入行业工作时没有预热时间,更多依靠在校的积累,因此要打牢基础。他结合自身教学、函授与公务员考试的经历强调若想改变专业或进入职场后改变职业要依靠自身努力,一旦选准方向就要坚持到底,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


邢彪表示自己是依靠档案学背景进入投资行业的。“专”与“精”是信管毕业生最突出的特点,档案部门在各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人大档案学院的学习经历为同学们毕业后进入各个行业的档案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除此之外,他与同学们分享了《我的经验与教训》一书,强调信息是最重要的商业资产,在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学习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可以让大家自信地走向社会。
何睿表示第一项工作无论是否喜欢都要做好,将工作中对自己有意义的地方提炼出来是十分重要的。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培养的严谨、精益求精态度和处理问题的逻辑性与条理性对她后续职业发展影响深远。她将自己的观点概括为: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不计得失;保持内心的状态,寻找合适的团队,坚持内心的成长。成功是外界衡量一个人的指标,我们应该以更开阔的视野追求内心的成长,关注一件事是否能带来内心的愉快与踏实。
廖勇用三个比喻概括初入职场需要具备的品质。他鼓励同学们要像海绵,学会接受社会这所大学带来的各种知识;做一只蜜蜂,勤劳且严格按照分工从事工作,明确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让团队发挥最大价值;做一头黄牛,生活不会一路坦途,会遇到很多挫折,面对困难要调整心态,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他强调专业、合作与内驱力的重要作用。要注重档案专业知识学习与工作中相关知识面拓展,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明确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自我驱动不断努力。

黄俊琳表示生活不会怠慢努力的人,面对职业焦虑,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要融入行业环境,把握机会,提升实力。邢彪表示大学与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错误的包容度很高,步入职场后可能会面对不太包容甚至强硬的工作环境,因此要调整好心态。走出校园后,要褪去孩子气,学会独当一面,独立思考问题。他表示,进入工作单位后要尽快熟悉业务,明确职业定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行业选择做出规划,相信付出汗水一定会得到回报。离开校园后要多思考多观察,关注自己的禀赋能在哪个方面发挥最大作用。

何睿表示谦虚谨慎是第一要务,社会中不确定性很多,人的一生就是在不确定中去寻找内心的确定感和安全感,应对变化的唯一方式是调整。既要躬身入局,又要跳出其中,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客观看待社会的不确定性,把握住不确定性带来的诸多机会。廖勇表示步入社会后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一大考验,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断努力学习,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并坚持到底。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避免眼高手低。


黄俊琳表示城市的选择主要考虑自身情况,包括发展机会、家人建议、个人喜好等。广东、深圳与北京和上海有很大不同,深圳有很多创业机会,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邢彪分析了北京的优劣,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备了解最新动态的优势,同时又有着环境污染、城市治理等诸多劣势。长三角、珠三角是中国经济的两大发动机,未来也会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他建议同学们关注大湾区融入经济体过程中产生的工作机会。何睿表示可以从生活角度去思考未来选择的城市,广东包容开放、鼓励创新,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具备诸多机会,是很好的选择。


撰稿/刘泽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