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健全统学、领学、研学、联学、 践学“五学联动”的常态化机制,提高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学院党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师生党员“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通过“读红色经典,修红色档案”的沉浸式教学方式,近距离接触红色档案,在学习实践中感悟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不断提升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55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明辉教授主讲第七讲,2020级博士班党支部参加。


钱明辉教授以雄安新区建设为起点展开,带领大家循着雄安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记忆,一起重温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从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从“往事”的角度来说,雄安是革命老区。红色为火,薪火相传,在雄安这片热土上曾有无数共产党员孕育革命的火种。从1927年雄安第一个村党支部---北冯特别支部成立后,先辈们在这里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红色力量不断壮大。雄安的一处处红色革命遗址也诉说着一段段红色记忆,承载着雄安精神。其次,从“今事”的角度来说,雄安是发展新区。新时代的今天,在雄安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五年的时间,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显”,离不开各位党员在不同岗位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的坚守和付出,离不开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目前雄安新区正在不断实现地上、地下、云上雄安“三座城”的探索与实践,并被定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世界样板。从“往事”中的革命热土到“今事”中的发展热土,时代在变化,主角在承续,而不变的是中国人民矢志复兴的如磐初心。



  随后,由学院高级实验师闫政老师带领党员同学们在学院档案文献保护修复实验室进行冀中地区红色档案手工修裱实操训练活动。由闫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各项装备及特色属性、实操过程的设备工具和使用要求,并演示了档案修裱的具体步骤。


  

在闫老师的指导下,各位党员同志们亲身体验学习了冀中地区红色档案修裱的过程,通过沉浸式实践教学体会到了档案保护修复工作所需的工匠精神、专业技能及工作的重要意义,带领我们走进河北革命历史深处,缅怀革命先驱,追寻红色印迹,今昔对比,感悟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特别鸣谢:档案文献保护修复实验室修复技术与档案素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