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办第98期兰台读书会——“经世致用,道德兼修”,阅读书目为《道德经》和《大学》。特邀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侯卫真教授作专题讲座,读书会指导老师王彦妍总结点评,2021级本科生陈超同学担任主持人,2020级本科生伍建树、2021级本科生蔡东恒、2022级本科生卓小茜和2023级硕士研究生常家源四位同学分享读书心得。

侯卫真教授分析了《道德经》的整体叙事并分享自己对于《道德经》的解读和感悟。他指出,《道德经》版本众多且解读各不相同,我们要在参考其他人解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人实际情况去感悟《道德经》。他认为,《道德经》并不只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更是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哲学思想方法。他重点对第一章作出解读,阐述《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并鼓励同学们回归经典本身,通过阅读和理解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的力量,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蔡东恒同学从《大学》的历史地位和论述主题入手,详细阐述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内容,强调了《大学》在道德修养和国家治理方面的指导作用。他分析了“诚意正心”和“慎独”等概念在个人道德自律和社会行为上的实践价值。 他认为其道德自律观念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启示,但也应结合现实进行适当调整,以形成更全面和进步的理解与实践方式。

常家源同学从“尊重自然之道”“无为之道”和“回归本我”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老子的经典哲学思想。她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并提出在科研和个人成长中应遵循自然规律,并指出要通过不刻意追求、不与人争来保持内心平和。她强调认识和尊重自我,活在当下,在面对社会焦虑和挑战时,应进行自我审视,找回内在的平静。

伍建树同学围绕《道德经》的宇宙观、人生观和政治观深入探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他着重分析了“道法自然”和“无”的哲学,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修道成德的理念,特别是通过水喻道来阐释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随后,他结合侯老师的解读,解析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并指出了其对当代社会个人修养、生活方式和政治治理的深远意义。

卓小茜同学深入探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她解读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以及柔弱胜刚强、简约生活的思想,并将这些古老的哲学用于理解现代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中,保持内心平静和简单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供了在当前环境中应用这些古老智慧的新视角。

侯卫真教授点评了4位同学的读书分享,并指出《道德经》不同于儒家经典中直接给出行为准则,而是提供一种认识世界的思想工具,要从中学习思想方法并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认识研究的问题,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他肯定了兰台读书会非功利化的阅读理念,并鼓励同学们积极阅读经典,感悟哲理。

王彦妍老师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评价了四位分享同学的阅读和思考,并指出思想工具对于同学们认识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书不仅仅是要学习书中的知识,也要掌握方法。并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经典,学习其中的思想方法,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工具,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最后,主持人为侯卫真老师和在本期读书会中获得优秀读书笔记荣誉的四位同学颁发兰台读书会纪念徽章,并赠送精美书籍。

我们在兰台相聚,以书为媒,共同沉浸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中。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将迎来第99期兰台读书会,届时我们将共同翻开《论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和《文化记忆》(扬•阿斯曼)。它们将带领我们穿梭在记忆与文化的迷宫,探究历史与现实如何在集体记忆中交织,以及这些记忆如何影响我们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发展。期待我们的心灵在书页间获得温暖的慰藉,思想在探讨中得到提升。